第471章 應對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1章 應對,重生之神級學霸(志鳥村),志鳥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時候,原本笑呵呵的聽楊銳說話的教授們,慢慢認真起來。
只是羅列檢測方法,在場好些人都能做到,無非是熟記或背誦罷了,有厲害的還能過目不忘,那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楊銳的熟練羅列,卻說明最起碼他沒有信口開河。
而在眾人的注意下,楊銳又毫不怯場的說出了三個:“第七,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第八,噬菌體展示技術;第九,酵母雙雜交或多雜交……”
說到第七的時候,包括富教授在內的多人,臉色都變的不自然了。原因很簡單,表面等離子共振什麼的,他們聽過名詞,具體內容卻是不瞭解的。
富教授立即提出異議,道:“你剛剛說的是新實驗室能做的,這幾個檢測,都能做?”
檢測方法可不光是檢測方法,更新更先進的檢測方法,往往代表著更準確更新鮮的結論,落在實處,就是更多更好的論文。
這可比虛無縹緲的蛋白質的意義有意義的多。
楊銳讀書的時候,這些檢測方法可不新鮮了,屬於普通實驗室都有的東西,他也不扯廢話,直接道:“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是透過對生物反應過程中,sp角,也就是共振角的動態變化,獲取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異訊號。需要應用計算機,附帶軟體分析晶片上配體與待檢分子,用來檢測抗原和抗體,受體和配體,蛋白質和核酸,蛋白質和小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很方便。”
富教授張張嘴,無從反駁。因為他也不懂,只能求救似的向兩邊看看。
曾經將胥岸青推薦給理查德的盧月萍看不過,咳嗽一聲,道:“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的原理是這樣沒錯,我去英國訪問的時候用過,不過,這個用到的計算機技術還是比較複雜的,你能做嗎?”
“類似的計算機我用過,華銳實驗室裡就有,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可以給大家當場演示。”楊銳一句虛言都沒有,現在的計算機雖然複雜,楊銳學起來也不覺得非常難,其實後世的學術專用軟體也不簡單,美妙的人機互動和友好的介面,從來就不屬於科研狗。
眾人卻是肅然起敬,現如今,光是利用應用計算機做實驗,就已經很有學術味道了。
蔡教授亦是微微動容,楊銳的年輕,這時候似乎也變成了優點。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