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飄雪的季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大遷徙(長篇紀實文學)完整版,飄雪的季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訊息:
“11日,陝西境內三門峽水庫區500多名農民乘汽車從西安出發向甘肅省銀川地區(注:1928年,以原甘肅省寧夏道八縣等地置寧夏省,1954年寧夏並 入甘肅省。1958年,又以甘肅的銀川、吳忠兩市及銀川專區和固原、吳忠兩回族自治州建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駐地,根據移民們的習 慣,書中統稱他們的遷移地為寧夏)遷移。三門峽水庫工程佔地二百多萬畝,其中大部分在陝西境內。水庫區內的陝西農民們為了支援這一偉大工程的順利進行,都 決心響應政府號召,從今年開始分批遷移。第一批移民中都是青壯年和農業社骨幹,其中有很多人是黨員和青年團員。他們將先在銀川專區的安置區修建房舍,開墾 荒地,為將來全家、全社、全村的遷移創造條件……”
訊息強調:“國家將在安置地區分配給移民土地,併發給墾荒補助費。在安置區修建房屋時,國家將在材料、設計技術方面給予協助,以充分保證移民生活不低於現 在的水平。現在,陝西省人民委員會購備的移民蓋房用的六萬多根木椽,已經運到銀川安置區。首批移民蓋房、開荒需用的一百多頭牲畜,五十多輛大車和三千多件 雙犁雙鏵犁等農具,也由國家負責提前運往安置區……”
訊息還說,在最近十天左右,還有4000多人也將分批出發。這500人是先遣隊中的第一批。
500多先遣隊員像汩汩溪流,從潼關、朝邑、大荔、華陰四縣的村村社社匯向華陰的岳廟,然後,流向西邊120餘公里的省城西安,再經永敘、平梁、古源到達 寧夏……
“西瀉”的隊伍中,朝邑縣豫安鄉豫安村大隊長(村主任)魏來玉帶領的35名先遣隊員也許是最風光的一個“方陣”了。為了顯示“關中白菜心”的氣派,村裡安 排各生產隊籌款,由村裡統一給先遣隊員們各添置了兩套棉衣、兩套單衣、兩床棉被,連碗筷茶杯也一應俱全。在他們的衣服上,還統一用紅布白字製作了“三門峽 庫區移民先遣隊”的胸章——這使先遣隊員們很自然地把自己同幾年前抗美援朝的志願軍的裝束聯想起來,自豪之情不覺油然而生。
馬連保是這個“方陣”中最顯眼的一個——高平頭,棗紅色的臉膛,努力做出的嚴肅表情和揮抹不去的稚氣同時集中在這個剛過完18歲生日的年輕人的臉上。這個 沒有多少文化卻喜歡用在識字班學來的知識攻讀史書和背誦唐詩宋詞的年輕人家境不錯,在他18歲生日那天,有人上門提親,但他不願把自己固定在“家”這個 “牢籠”裡,他還想盡情地享受青春生活,在青春年少之時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聽到三門峽水庫庫區向寧夏移民的訊息後,馬連保興奮得夜不能寐——這倒不完全是因為馬連保覺得自己找到了脫離家的“牢籠”的機會,也並非他覺得自己這個共 青團員在開發黃河水利這一國家大事中負有什麼神聖的責任,最主要的是他對遙遠的寧夏充滿了幻想和好奇,尤其是聽說自己所在的朝邑縣豫安村要遷移到陶樂月牙 湖,他更是樂不可支,因為他聽去寧夏考察的人回來講,離陶樂不遠,就是內蒙古毛烏素大沙漠。當時他就在想:到了月牙湖,就可以天天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 落日圓”的塞外景色了,那可是自己無數次在古詩中早就熟悉和神往的景色!到了那裡,不僅可以親近祖國西北邊關那片神奇的土地,了卻自己多年來的夢想,還可 以在把自己融入唐宋詩篇那種境界的同時,在寧夏給自己和家人建設起新的家園,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於是,他以報效祖國建設的忠心和古人征戰沙場的那般勇 氣加入到了先遣隊的行列。
15日,馬連保一行到達銀川。歡迎的場面十分熱烈。寧夏的報紙在第二天報道說:銀川地區下著濛濛細雨,但沿途仍有成千上萬的人像迎接親人一樣地夾道歡迎這 些新來的居民。移民們下車後,歡迎者都擁上前去,把塞上江南的時鮮蘋果和梨、桃塞到他們的衣袋裡。歡迎者和移民們還高興地攜起手來一道歡呼。銀川專區的 黨、政領導人這天也前去歡迎移民,並且到住地向移民進行了慰問。
報紙還說,這批移民未到之前,當地黨政機關和農業生產合作社早已為移民安排了新居,準備了糧食、蔬菜、傢俱、煤炭等,當地農民還騰出房子800間讓移民居 住,並幫助移民開墾好了種蔬菜的土地。移民看到當地農民這種熱情溫暖的照顧,都表示要一邊生產,一邊安家,儘快建立起新的生活。同時,供銷部門也加強了對 移民的冬季供應工作,在移民集中地區設立了分銷店,準備了充分的糧食、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