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楚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為民立命為聖繼學(二),三國雄圖,林楚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諸葛亮來回獨步,反覆叨唸著、咀嚼著,神色由驚異到激動莫名,欣喜若狂,繼而擊節狂讚道:“為大漢重建立國精神,為民眾確立生命意義,為前聖繼承已絕之學統,為萬世開拓太平之基業!說得太好了,強煉精闢,言簡意賅,寓意深刻,驚世駭俗,真乃聖人千古神作,可以為辦學之座右銘、大漢復興千秋萬代之國訓!”
說罷,諸葛亮取來文房四寶,工工整整、認認真真地記了下來。 ≥
“先生所言甚是,姜太公日此四句乃仙界理學張聖人所作,號為橫渠絕句,可以作為吾輩畢生努力奮鬥之目標,而捨生忘死、義不容辭、赴湯蹈火、孜孜不倦的去追求。”劉禪搖頭晃腦地說得頭頭是道。
張載,字子厚,乃後世北宋大儒、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理學支脈“關學”的創始人之一)。
今日劉禪借來用之,效果極好。
“昔日天下洶洶,先是黃巾之禍,接著是董卓之亂,帝國勢微,軍閥混戰,北方尤為慘烈。不少大族士人群體紛紛南遷。荊襄地區水6交通便利,為東西南北通衢之樞紐,從而成為中原士人亂世中播遷的選人文樂土。朝廷任命的刺史劉表單騎入荊州,用蒯越武功之謀,武力平定荊州之亂;取蒯良文治之略,蒯良的路線展荊州,興建學校,招攬名士,劉表親自參加射禮,出現五載之間,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母凱等負書荷器,自遠而至之空前盛況。以宋忠為督學,集合各家學者編《五經章句後定》為州學教材,同時教授天文曆法、刑法、兵法、音律、丹青等。從教的儒士有三百多人,在州學就學的生徒有千餘人,荊州學校的規模和制度也遠出郡國學校的範疇。從此,荊州州學大興,正是唯楚有才,於斯為盛,荊州代洛陽一舉成為大漢官學魁。”
“今天下戰亂,為今之計,須繼承揚光大荊州之辦學傳統,大辦官學,輔以私學,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根本問題。這樣官學培養出來的人才,文人就成為國家行政的官吏支柱,武人就成為國家軍隊的精英棟樑。世家大族就再也不能與政權討價還價,胡作非為了。不拒眾流,方為江河。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此,方能廣納天下英才而用之。擁有一支只忠於大漢,所向無敵的強大隊伍,將指日可待!”劉禪慷慨激昂道。
諸葛亮閉上了雙目,陷入了沉思。轉世北斗星果然不虛!
劉禪真乃姜太公親傳神童也,見識如此驚世駭俗,奇思妙想世屬罕見。
“亮深以為然!小主公真乃千古神人也!”諸葛亮作揖行禮道。
“先生折煞學生了!”劉禪趕緊還禮。
“然,官學所需錢糧經費何來?”諸葛亮憂慮道。
“吾自有妙計!先生勿憂!”劉禪笑道。
師徒倆一直商量到深夜。
第二天,荊州城貼出告示:一、左將軍府決定興辦官學,荊州成立明熙書院太學,設博士,學制一年,新錄取各級官吏必須是太學出來的學生,而且要經過府試,也就是左將軍親自或者委託其他官員,進行府試合格方可透過。二、南郡、零陵、武陵、桂陽、長沙各郡成立明熙書院中學,設學官,學制兩年。三、各縣設明熙書院小學,設教授,學制三年。食宿服裝全部免費,全封閉全日制,世家大族和平民子弟皆可報名。如捐獻五百石或者一千兩銀子,或者5o人勞役的,經考核合格後優先錄取。四、得入太學者,可成為左將軍公子伴讀,畢業後頒左將軍府蓋章,劉公子親筆簽字的學業證書,視才能高低安排到各級府衙任職。五、優秀的低階學生,可以提前跳到高階學校就讀。差的高階學生降到低階重修。六、各地私學經考核合格後,可以整體加盟,官府任命學長為學官。
告示一出,荊州五郡徹底炸鍋。
不少有眼光的官員和荊州大族家主、大商賈,看出了明溪書院的門道,不想錯過展壯大的良機。都紛紛託人情、找門路、找關係,或者宴請,或者捐錢,或者主動送勞役幫助府衙修橋鋪路興修水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一而足。
總之,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削尖腦袋想把子侄外甥親戚,送進明熙書院讀書。
一時間,荊州府衙、官員、家屬門庭若市,酒肆茶樓、工地熱鬧非凡。
這情景,跟劉禪在後世裡看到的一模一樣,只是物是人非的區別罷了。
幾天時間,荊州府衙就收到了大量的錢財,行進中的勞役也得到解決。
諸葛先生深覺民心可嘉,民力可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