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楚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05章 牧野幽思,三國雄圖,林楚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閻宇依瓢畫葫蘆的打點下,劉禪一行又毫無懸念地進了虎牢關。

目睹這一幕,劉禪無奈地哭笑著。在金錢和糖衣炮彈的凌厲而溫柔的攻勢,多麼堅固森嚴的城池也很快土崩瓦解,多麼強大的軍隊也會不知不覺地繳械投降。看來,要建設一支視金錢如糞土的鐵軍隊伍,讓武將不怕死,文官不貪錢,任重而道遠,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行啊。

此時,已是下午十分。戀戀不捨的劉禪決定在虎牢關盤桓一晚。

在虎牢關最高的萬昌酒樓吃過晚飯後,劉禪等人懷著探幽尋古的心情,興致勃勃地上到頂層,登高望遠,舉目攬勝。

此時,萬里蒼穹已是晚霞滿天,落入了黃河源頭的地平線的太陽,呈現著巨大而血紅的圓。近在咫尺而又遙遠的西方天幕鋪滿了五彩繽紛豔麗無比的火燒雲,從東方天際逆流而上的黃河,原來略顯暗淡的河面,此時與城樓、群山都披上了一層紅橙相間斑斕奪目的色彩。頗有些“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之意境。

在西下夕陽的熱情渲染下,整片天空一塊塊支離破碎的火燒雲層次分明,好像地圖上鮮豔顏色的島嶼,又如同金色或紅色的浪花在溢光流彩的黃河上翻滾跳躍。此時太陽與黃河,雲彩與河水,甚至天與地,都在水乳交融地無限接近,分不清你我。

黃河兩岸的山林、城郭、村舍,河中的漁船,不時歸巢偶爾掠過的飛鳥,還有數不清的飛蟲,給這絕美的巨大靜態圖畫新增了一絲絲生動的圖畫,讓人心曠神怡,如痴如醉。

此情此景,使劉禪終於領略到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空曠遼闊的意境,以及近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茫雄渾壯麗的境界。

然而無論景色多麼瑰偉壯麗,畢竟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一如曾經如日中天,統治數百年的大漢王朝,也跳不出過“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興亡週期率的支配,避免不了盛極必衰,衰極必盛的歷史定律,重蹈了“人亡政息”的覆轍。

如何能長治久安,避免幾百年的興亡定律。這是劉禪得天下之後需要重點思考,集思廣益,予以解決的戰略大事。

對這個千古難解的課題,曾經洶湧滂湃的黃河顯然也不能回答,如今也只能沉重地咆哮,汩汩地向東方默默流淌,金黃的河面上隱約迴盪著虎牢關古戰場震撼人心的喊殺聲。

枕著虎牢關,聽著黃河千古傳頌的依舊濤聲,這天晚上劉禪睡得十分踏實香甜。

翌日又一如既往的例行公事以後,在玉門古渡乘船渡過黃河,繼續向北。

幾個小時就到了河內。

趙雲介紹道,河內,顧名思義就是黃河以內,對黃河以北的稱呼。戰國時河內為魏國領地,秦末司馬懿的先祖司馬卯,被項羽封為殷王,都城就在河內。漢高祖即位時設定殷國,次年改名為河內郡,位於太行山東南與黃河以北。領山陽、朝歌、溫縣等十六縣。司馬懿家族就是溫縣大族,建安六年,司馬懿被闢為河內郡的上計掾。

在河內稍作停留,用過午餐後。劉禪等人又開始趕路,數個小時後,便來到了牧野縣的地界。

牧野是西周史上的一個著名的地名。商朝王子、太師、千古忠臣、林姓始祖比干、西周國師姜尚都出生於此地。

看著寫著“牧野”的石碑,劉禪笑道:“四叔,牧野之名從何而來?”

趙雲想了想道:“牧野原非專有名詞,這裡是相對於殷都朝歌而言的。從朝歌城由內向外,分別稱作城、郭、郊、牧、野。《爾雅》雲: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意思是說,在城池或城鎮的周圍叫郊區,那裡是人們耕種的地方;郊的外圍叫牧,是放牧的地方;牧的外圍叫野,是野獸出沒的地方。正確的解釋是,牧本身是一個邑落,所謂牧野,是指這個邑落外面寬闊的原野。”

又是一個夕陽西下的壯麗景象,古老斑駁的城牆、古蹟以及比干廟、姜太公祠都沐浴在金黃色的晚霞之中,顯得更加莊嚴肅穆,令人肅然起敬。

站在漫天彩霞的歷史天空下,劉禪追古惜今,感受著中華厚重沉雄、源遠流長的文明底蘊,散發著千古幽思,感慨萬千。

牧野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殷商末年,八百諸侯會同盟,助周伐紂的牧野之戰,就是在這裡發生的。

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牧邑在朝歌南七十里地,周武王與紂戰於牧野。此戰使周成功代商,這是中國歷史的第二次革命。

革命古義是變革天命,最早見於《周易?革卦?彖傳》:天地革而四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道之痕

馮葉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