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楚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34章 品目金白虎,三國雄圖,林楚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好了。林公子才思敏捷,小小年紀就如此厲害,殊為難得。”話音剛落,黃承彥、龐林、楊慮、向寵等人大聲叫好。

“各位謬獎了,林某在各位大家面前獻醜了。”劉禪彬彬有禮道。

劉禪轉身面向黃承彥問道:“黃老先生,名士清議之風在江東情況如何?”

黃承彥笑道:“受荊襄的影響,名士清議之風也風靡江左,猶以經濟、文化發達的吳會為烈。諸如江東顧、陸、朱、張四大家族、名士不僅經世傳家,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深受中原、荊襄士風的影響,好樂人倫,品鑑人物。其中代表人物乃是陸家之陸績、顧家之顧邵,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江東士林領袖。他們舅甥兩人模仿許氏兄弟支援鄉里清議,以州郡鄉擋士人為品評物件。一些出身貧寒卑微之人,經陸、顧兩人品鑑獎識後皆為孫策、孫權所重用。故而,陸績、顧邵之名聲震江東,亞於兩人者還有陸遜、全綜、張敦、卜靜等名士。”

楊慮補充道:“黃老先生所言甚是。我們荊襄與江東名士之間的交往也十分頻繁。去歲,周瑜病故,荊襄名士領袖龐士元奉劉皇叔之命赴江東奔喪。事畢,與陸績、顧邵、全綜等諸多名士會於昌門,名士薈萃,清議頗盛,堪稱荊襄名流與江南名士的盛會。其時,陸績、顧邵對龐統道,使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統日,陶冶世俗,甄綜人物,吾不及卿;論帝王之密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他們互相探討,相互出題品鑑,熱鬧非凡。”

龐德公讚道:“剛才德行楊君所言皆是事實,中原及北方寓居荊襄之清議名士,也力助荊襄名士清議之風興起。如德操獎撥龐士元於未有識者,稱其為南州士之冠冕。還有這位傅公悌。”

一位中年名士站立起來,向龐德公拱了拱手。

劉禪定睛一看,只見傅巽容貌瑰偉,臉色冷峻。

劉禪搜尋了一下資料,知道傅巽乃北地泥陽人,博學多聞,見識博達,為時評論家,曾評龐統為“半個英雄”,評裴潛“以德行顯”,評魏諷為“謀反為早晚之事“,皆一言命中。

他曾被朝廷的三公辟召為尚書郎,後來輾轉來到荊州,做了荊州牧劉表的賓客。劉琮繼位後,蒯越和傅巽等人勸劉琮投降,傅巽道:“若劉備不能抵抗曹操,那麼荊州就談不上能夠自存;倘若劉備能夠抵抗曹操,那麼劉備也不會再臣服於將軍之下了。希望將軍您不要再對投降之事存有疑慮。”劉琮被說服,舉州請降。曹操以傅巽勸降劉琮有功,賜爵關內侯。

最為可惡的是,歷史上傅巽與同朝中以荀攸、王朗、華歆為首的群臣上表,請求曹丕接受獻帝的禪讓。曹丕稱帝后,又升傅巽為侍中、遷尚書。絕對是標準助紂為虐、為虎作倀的亂臣賊子。

劉禪想到這,不禁心頭火氣,雙眼發出滲人的寒光,冷冷地看了傅巽一眼,滿臉蔑視之色。

傅巽看著劉禪滿臉凝霜,寒氣逼人,不禁納悶起來,不知自己何時得罪了這位少爺。不明就裡的他只好悻悻地坐了回去。

劉禪轉向龐德公道:“當今我大漢帝國戰亂不斷,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上天有好生之德,便向人間下派國之祥瑞五端,能在此亂世或動盪的時代,輔佐雄主,各保一方平安。中興五瑞獸,即居木位之東青龍,居火位之南朱雀,居水位之北玄龜,居金位之西白虎,居土位之中水鏡。指在黑暗裡黎明還沒來到前的五種道德堅持,分別代表仁義禮智信。如今五瑞已有四人歸位,分別是仁者直之臥龍——諸葛孔明,禮者明之——鳳雛龐士元,土者厚之冰鏡——司馬德操,智者聰之——獅龜司馬仲達。唯有義者剛之——金白虎尚未歸位!”

劉禪掃視了全場一眼,笑道:“龐德公,不若以此作為品題如何?”

龐德公聞言,身體一震,兩眼發亮,與司馬徽、黃承彥簡單地交流了一下,笑道:“此目極佳!”

劉禪道:“既然三位荊襄話事者已點頭應允,不如先聽聽諸位之意見。可否?”

“然也。”司馬徽笑道,以目視在座之高士。

王粲略一沉吟道:“曹植曹子建自小聰慧,思路快捷,談鋒健銳,脫口成章,下筆如有神。實乃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駕。天才流麗,譽冠古今。詩詞歌賦無所不曉,無所不精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可為金白虎。”

董恢起身反駁道:“曹植確實驚才絕豔,然而卻是文弱書生,又不習武功兵法,怎可為金白虎。”

王粲只好訕訕而坐。

張悌道:“江東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道之痕

馮葉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