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溯本究源,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根本原因在哪兒、應對的措施是什麼、主謀及首惡、脅從是誰,都在他們眼前這一本奏章之中。當然雖然如今南京是太子主政,但是面對這場亂局,即使已經平息下去,都要在奏章上稱為是有了及時應對措施,而處理意見以及最後的定論,還在北京的皇帝手上。

黃淮想要藉此對勳貴發動一場戰鬥,就算不是為了兩位無辜死亡的侍郎,畢竟這二位的死亡讓他們所有的文官,都有了兔死狐悲的感覺——也要為了他們的階層,為了權力鬥爭角逐。

但是楊士奇卻有另外的看法:“宗豫,這一次不行。”

在楊士奇看來,二位侍郎的死亡,不僅損了朝廷顏面,也會讓他們的家人蒙羞,讓所有的文官蒙羞。而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皇帝迫於文官的壓力,當真追究了幕後主使——但是如今正是北伐要緊之時,皇帝即使知道是他們下的手,但是如今要用他們,還會追究到什麼地方去呢?

皇帝既然不會實打實的追究,那麼這些勳貴自然有了替死鬼,而無有分毫損傷。而最有可能的是,文官殺一批,因為他們的確沒有供應上糧餉。武將可能也有處罰,但是不久之後就會官復原職,因為北伐勝了,肯定要封賞的呀!這一切叫所有的文官看了,會是如何想呢?

“在高皇帝手上,文臣是犬馬,”楊士奇坐在椅子上,慢慢伸了一下腿:“在今上手上,看樣子是文武均隆了,但是武將是共患難的手足心腹,文臣在骨子裡仍然是殺了一批還有一批的草芥犬馬。”

文臣一向是供皇帝驅使之人,雖然人人都瞧不起陳瑛,但是楊士奇知道,他們其實都是陳瑛。而這一次,感到兔死狐悲的文臣自然不願變成下一個黃國光或是王勉,他們會聚合在一起,向皇帝表達自己的主張和意願——這是皇帝想要看到的嗎?

皇帝會樂意看到自己手中的玩物有了主張見識,開始反抗他嗎?當皇帝迫於文臣的壓力處決這一批勳貴的時候,恐怕也是文臣要玩完的時候。

“這些勳貴背後的靠山就是皇上本人,”楊士奇道:“在一定程度上,動了他們,就是觸碰了皇帝。皇上之所以把文武分得很開,因為他見識到了建文帝手上,文臣的無用,甚至誤國。他同樣見識到了高皇帝因為剪除了武將,而造成的禍難。所以在皇上的心裡,文臣可殺,殺多少都沒事;但是武將,卻不能輕易舉起屠刀。所以在這樣的情地下,文臣武將在皇帝的心裡,永遠都是高下立分,我們將自己和武將勳貴們放在這樣一個天平上,不管給自己加多少砝碼,都永遠敵不過皇帝的偏心。”

黃淮被他說得愣住,手中的筆頭滴落了一滴大大的墨水,浸透了整頁紙張。

“士奇兄,”黃淮呆呆道:“我們已經得罪了勳貴了,太子妃什麼打算,你也看到了,這還有回頭路嗎?”

“太子妃很快就會反應過來的,”楊士奇轉動了一下眼珠,微微吁了口氣:“她與我們最一貫的主張是一樣的,那就是保太子。太子是我們最大的希望,是上天賜給大明的仁慈之君,我們不管犧牲誰,都要保住太子。”

與此同時,張昭華見到了陸陸續續來到春和宮的勳臣子弟們。

說是勳臣子弟,因為真正的勳臣都跟著皇帝北巡去了,留下的差不多是他們的兄弟子孫,這一幫人平素什麼德行,張昭華是有所耳聞的,如果說他們的父兄還保留著一點靖難時候的勇武之風,那麼這些人就是坐享靖難紅利的人,都是徹徹底底的紈絝子弟。

其中自然以英國公張輔的兩個親弟弟張輗和張軏為代表了,這兩個的本事才能與張輔相比,當真是天差地別,但是因為父親是河間王張玉的原因,張輗被封做神策衛指揮使,而張軏成了錦衣衛僉事。

張輗是鐵桿地支援漢王高煦,而張軏的態度就很微妙,似乎在觀望。但是謝川曾經告訴過她,張軏的的確確是個聰明人。

這些勳臣子弟是接到太子的諭令進宮的,但是見到的不是太子,而是太子妃。張昭華就坐在殿中的寶座上,冷冰冰地看著他們。

“三五日來鬧得這樣大的事情,”張昭華道:“三千營譁變,叛兵公然圍困部衙殺害官員,喧嚷鼓譟,至今未散,不知諸君知否?”

十幾位勳貴面面相覷,各有所思,張輗便道:“好叫娘娘知道,臣等驚聞譁變,坐臥不安,今日方才蒙召得見。三千營乃是皇上親軍,如此行徑,的確目無法紀,不成體統。只是兵卒因為缺餉日久,才去戶部衙門前鼓譟的,也算是情有可原。聽聞娘娘已經派了人去安撫,想來不久就會息事寧人。”

張昭華看著他們一張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