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不中,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施進卿在長江水戰之中出了大力,同時出於經營海洋、控制海內的目的,皇上打算派馬和出使西洋,他同時派了王景弘做副手,同去的還有三佛齊國國主樑道明的同鄉監察御史譚勝受和千戶楊信,這兩人帶著敕書前往舊港招安。
舊港本就是華族百姓聚居之地,三佛齊舊朝被爪哇滿者伯夷國滅了,華人便擁戴如今的國主樑道明為三佛齊王,對抗滿者伯夷。舊港這個地理位置張昭華是知道的,就是後世的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巨港,這個位置有多重要,東北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望,西近印度洋,東臨南海和爪哇島,若是能將此地控制住,大明的行政之地就可以到達南洋,而大明船隊到達舊港,也可以進行物資補養、船質檢查和修補的工作。
不過現在的三佛齊國,不僅面臨本土居民滿者伯夷的侵擾,還要面對海上大盜陳祖義的襲擊,所以馬和此去,要“又撫又剿”,責任重大。
“馬和改了名字了,父皇賜姓鄭,現在叫鄭和。”張昭華不由得會心一笑:“鄭和下西洋!這可是千古壯舉,功在後世啊!”
她的一番話並沒有得到想象中的附和,因為高熾和楊士奇同時覺得,下西洋實在是沒有必要。在他們二人看來,如今四方疲敝,蘇松水患,直隸災荒,卻要靡耗國力,滿載絲綢瓷器珍寶,與異國交換,實在是給水深火熱中的百姓又增加負擔。
不過皇帝這一決定,暫時無人勸阻。因為大家似乎都看出來了,寶船下西洋之舉,並不是明面上所說的“撫剿”,或者“炫耀兵力”、“誇示富足”,而是為了一個下落不明的人。
這就是皇上不能碰的逆鱗了,你要是敢在這上面不識時務,那就一定會嘗一嘗雷霆之怒。
“楊先生是江西人?”張昭華沒忘了正事兒。
“是。”楊士奇道。
張昭華就莫名其妙地來了一句:“江西清音好聽啊。”
楊士奇就道:“娘娘說的是。”
高熾似乎覺得張昭華今天很古怪,沒想到張昭華又道:“我這裡有一個江西本地的小玩意,不知道先生識不識得。”
她開啟手邊的一個小盒子,叫楊士奇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