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太廟,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江都郡主送出了殿門,幾位親王妃就去後宮拜見母妃去了,張昭華和呂氏跟這些妃子們攀不上親,又不想回諸王館,因為諸王館到耿府有好遠的路程,回館子休息不到一個多時辰,就要去耿府觀禮,時間太緊張了。
張昭華看到親王妃都有母妃去拜見,但是自己和周王世子妃卻沒處去,心裡不知道什麼感覺。她忽然生出個想法來,對呂氏道:“咱們要不然去太廟吧。”
南京城的中心是皇城,皇城以紫金山的富貴山為靠山,右邊是祭祀土神和穀神的社稷壇,左邊是祭祀祖先的太廟。這是按左祖右社的封建都城建制設計的,還按傳統規制在南郊建了天壇、山川壇,一切和後世的北京城的規劃一樣,或者說,北京城就是仿照了南京的建制。
等她們坐了鳳轎來到太廟,才發現太廟前面是有守衛的,而且人數眾多,竟和宮城守衛一樣森嚴。有領頭的軍士看到了她,可以說是非常驚訝。
“來者何人?”這應該是個有品級的武官。
“我,燕王世子妃,”張昭華心裡有點後悔,便讓宮女給她傳話:“欲來拜謁太廟。”
“敢問世子妃娘娘,”這武官不緊不慢道:“知道太廟是作何的嗎?”
“敬天法祖,崇祀先人。”張昭華道。
“那麼世子妃可知道,”這武官語氣嚴厲起來:“太廟並不許三種人進入。”
“敢情問。”張昭華道。
“為臣不忠者,不許入廟。”武官道:“為子不孝者,不許入廟。女人,不許入廟。”
張昭華默然。她今兒來簡直是自取其辱來了,早知道這時候的太廟還不是上輩子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她幹什麼來這被人訓斥。
她出來就沒有帶著女官,錢嬤嬤被她留在了體仁堂,沒人提醒她太廟是個禁地。而這些扛轎子的女轎伕和身邊伺候的宮女,都不知道太廟這地方的威嚴。現在被周圍帶刀的甲士嚇著了,都瑟瑟發抖。
張昭華覺得自己要是就這麼灰溜溜地走了,回去之後還不知道怎麼被人笑話魯鈍和不知禮儀呢——她本就在出身上有硬傷,這下更是要讓有心人揪住把柄了。
“我所要拜謁的,是家廟。”張昭華道:“這是我家的祠堂,豈有不許宗親進入的家廟?”
“我家家廟裡,有孝慈皇后神主,”張昭華乾脆拉大旗道:“我,孝慈皇后孫婦。為人子孫,過太廟而不拜,豈能稱之為孝?況今日非我一人,我來致祭,並託燕王並王妃殿下之意。燕王遠在北平,不能日日拜於孝慈皇后靈前,私心常憾,今日由我代為致祭,乃全子孫生事愛敬,死事哀慼之意。”
“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張昭華指了指自己:“我忠臣之婦,孝子之妻也,孝慈皇后生時,未能盡生民之本,如今自當盡死生之義。你若一樣也是忠臣孝子,當不阻我。”
要不說古人很容易被感動呢,眼前這名七尺男兒和他的部下,剛毅的臉上都有了動容之色。只是身上厚重的鎧甲,便是他不能輕易逾越的職責。
不過這時候,從小門裡面,又走出了一個年邁的太監來,他似乎也是聽到了門口發生的一切,微微抬起左手來,對守衛的人示意了一下。
守衛們就悄然退開了。
那老太監便躬身做了請的手勢,讓張昭華跟他來。張昭華提著裙子,先走到了呂氏的轎子前面,敲了兩下轎身。
沒有回應。
張昭華就知道了,呂氏不敢進廟。
不能怪她,今日進去之後,皇帝很有可能會怪責治罪,雖然張昭華有把握在面陳的時候,讓皇帝回心轉意,但是呂氏畢竟還是土生土長的人,今日的一切其實已經嚇壞了她,說到底也怪張昭華拖累了她。
她就跟在這個老太監身後,隻身一人進了太廟裡。
老太監走路瘸得很厲害,兩條腿都不好用,走路對他來說,應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且張昭華還注意到,他的右胳膊整個是擰巴的,這是一種典型的骨頭被打斷卻沒有被接好的樣子。這樣的人,守在太廟裡,肯定有不為人知的秘密,肯定也是牽扯到皇家的哪一件爛事。
張昭華決定裝乖一點,什麼都不要問。
正門是皇帝祭祀太廟時所走之門,他們是從旁邊的側門進入的。進去之後,兩側有庫房,再往前走能看到井亭,直走進入戟門,這道門是黃琉璃筒瓦屋面,單簷廡殿頂,臺基前後三條道。因為帝王外出,在止宿處插戟為門,所以此門臺基下陳列有八個戟架,戟架被張昭華默默數過,有戟十五枝,所以總共是陳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