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計劃,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文四年初一日,難得燕王在北平過年,前三年的這時候,燕王都在外頭辛苦打仗,所以宮人們差一點忘了給燕王的存心殿裡送去福橘,不過等福橘送到了,燕王又將她們揮下去,福橘也發給了她們。

“殿下說了,”宮人們的訊息總是傳得很快:“福橘隨意取用,每個人還給發兩個大吉事盒,月俸還加了一倍呢!”

“為什麼呀?”有個聰明伶俐的就忽然明白了:“哦,應該是打了勝仗罷!”

她們猜測地不錯,半個月前,燕王並未因新年將近而放鬆戒備,派李遠帶八百騎兵偵察官軍動靜,掃清道路。李遠來到藁城,便遇上駐守德州的都指揮葛進領馬步官軍萬餘人渡河北上。李遠兵少,不能硬拼,他抓住戰機,乘官軍渡河未畢,出兵擊之。這一仗官軍被斬首四千餘級,不少馬匹落入燕軍手中,葛進僅以身免。

燕王知道了之後,極為高興,親筆寫了璽書慰勞李遠,道:“將軍以輕騎八百,破敵數萬,出奇應變,雖古名將不過也。”

他寫完之後就對一旁的道衍道:“張氏自從沛縣回來,一直向我誇讚李遠的本事,我自然是知道的,這一次派他做前鋒,果然不負重望!”

兩個月前張氏和李遠共同掠下沛縣,焚燬糧草萬艘船,讓燕王大悅,雖然燕軍損失也有點重,不過能將官軍轉需糧草的本營搗毀,就非常值得。燕王上一次沒有封他,因為李遠已經是指揮僉事,這是燕王作為一個藩王,所能晉封軍官的極限——雖然有呂震、郭資幾個屢次勸他稱帝,但是燕王的頭腦仍然十分清醒,知道在打贏這場仗前,他還有那麼一點大義,是打出了“剪除奸臣”的旗幟,所以他不僅沒有稱帝,而且所命軍官,都沒有超過指揮僉事的,更是驅使部下奮死力戰,以圖將來。

所以燕王暗暗記下李遠的功勳,下令對李遠所部將士加以褒獎,前鋒交戰都指揮以下以至於軍校,皆升一級。

燕王其實心中漸漸有一個模糊的作戰計劃,他聽李遠和張氏說,徐州守備其實漏洞頗多,他們一路南下,繞過山東,直插沛縣,路上幾乎沒有碰上官軍。燕王覺得,這打破了他一個固有的思路,以前他認為,必須要攻下德州、濟南,奪取山東,才能高屋建瓴,經略淮北;而他在山東戰場上,吃了很大的敗仗,根本無奈山東何——然而現在他忽然覺得,為何一定要佔領山東呢,為何不能繞過山東,就像張氏和李遠做的,直插江淮,從徐州、宿州一帶長驅直入呢?

燕王其實也十分猶豫,他沒有孤注一擲的決心,因為他同時顧慮到了山東以及遼東的官軍,如果他在淮北遇到狙擊,而身後又有官軍追過來,進不得退不得,反而會被合圍住。

本來默不作聲的道衍忽然開了口,道:“老衲聽聞前些日子,有個大內的宦官來投奔殿下,此人如何了,殿下可曾見過他?”

燕王凝神一思索,道:“是有個叫李福的來投奔我,我哪裡顧得上他,只叫府中給他安排了,你這老和尚,為甚提到他——難道你還想收個徒弟?”

道衍的嘴巴不由得一抽,他是收了馬和做外門弟子,法號福吉祥,但是外門弟子就是外門弟子,只是跨個名罷了,又不服弟子事,而且馬和是什麼都信,自己是回人,信回回教,還說自己一定要去麥加朝聖,看到三清、佛祖他也拜,簡直是來者不拒。

“哈哈,”燕王看到道衍這個神情,不由得心懷舒暢,“把人叫來!”

李福被馬雲帶到存心殿裡,他瑟瑟發抖,而身上的傷痕還沒有好,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奴婢,奴婢叩見燕王殿下!”他見到寶座上的人影,立刻五體投地,行了大禮。

“起來吧,”燕王道:“把頭抬起來。”

李福戰戰兢兢把頭抬了起來,他還是不敢直視燕王,不過用一點點眼風稍稍地瞟了一下,當太監的幾乎都有這本事,要不然整天佝僂著身體服侍人的時候,怎麼覘視上意,伺候顏色呢?可是當他這樣掃過燕王的容貌的時候,卻忽然渾身一震,頓時直直地與燕王對視了。

燕王心中不悅,不過他沒有露出來,因為他知道這太監是被建文帝譴責出來的,投奔了他,他要顯示自己的寬容,顯示自己和建文不一樣的地方,自然不好怪罪他這一無禮的舉動。

“你這樣看我,”燕王就笑道:“是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

“殿下、殿下恕罪!”李福頓時趴下去,道:“奴婢不是有意覘視殿下容貌!只因、只因殿下姿貌雄傑,極類太祖高皇帝,奴婢乍見之下,不由得失了分寸,請殿下寬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