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禳解,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家裡並沒人教她,但是到了張家,王氏就試著教她打線、刷線,她學得快,而且還特別喜歡織布,每日看王氏坐在了機杼旁邊,她就站在一旁默默看著,倒是王氏心疼她剛嫁進來,不讓她在做了許多活之後還不得閒,趕她去和張昭華說話去了。
張昭華那裡許多彩線被鄭氏看到了,就取了來,一手抹著線捋直,一手攥著不同顏色的珠線,往來不停地編織,挑、鉤、攏、合,十個手指頭上下翻飛,快得讓張昭華都看不清,不一會兒功夫就能編成各種圖案,讓張昭華情不自禁的感嘆真是心靈手巧。
“這樣就算心靈手巧了,”鄭氏便笑道:“姐兒還沒見過專打絡子的繡娘呢,給了線讓織成燕子、蝙蝠、蜈蚣和金魚,就跟畫上畫的一樣,真是絕活了。”
鄭氏就給張昭華教了兩種花樣好看但是過程也不繁複的打法,道:“可不能日日都盯著打,晚上點上燈了,也不能打,會把眼睛看花的,俺以前也不知道保護眼睛,後頭看東西都是重影的,養了一年多才算好了。”
張昭華喜歡和她聊天,這種家常絮語讓人有溫暖的感覺。她問出了第一次見鄭氏時候心裡就一直存的疑,道:“阿嫂,為什麼你臉上的面板白白嫩嫩的,手上的面板卻不好呢——”
鄭氏聞聽此話,不由得“噗嗤”一聲笑了,只道:“你跟俺做上兩天豆腐就知道了。”
後來張昭華真的跟鄭氏做了很多天的豆腐,她發現做豆腐真真算得上是一個細活,而且每一個流程都要把握好才能做出鮮嫩的豆腐出來,經心和不經心做出來的豆腐口感是不一樣的。
夏天就是早上泡黃豆,冬天就是晚上泡,浸泡時間不能過長,否則失去漿頭,浸泡過短,也會在磨豆子的時候很費力氣,這是第一個要把握的流程。
等黃豆浸在水裡,成泡脹變軟後,就要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漿。幾斤豆子幾斤水都是有規定的,而且不光是磨黃豆,鄭氏還在石磨里加了白豆和豌豆,這樣打出來的豆汁更加香濃可口。
接著用特製的布袋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收好袋口,用力擠壓,將豆漿榨出布袋,這就是所謂的榨漿,榨一次就可,兩次也行。這是分離豆漿和豆渣的一個步驟。
生豆漿榨好後,要放入鍋內煮沸,要去浮沫,並且需要注意煮的時間。煮好的豆漿就可以點滷了,這就是所謂的“滷水點豆腐”。當然滷水這個東西,第一次做的時候讓張昭華很是驚訝了半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