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老嫩,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氏的豆腐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她既會做老豆腐,又會做嫩豆腐。
老豆腐就是滷水豆腐,顧名思義,是用滷水點出來的豆腐,滷水是滷塊溶於水的東西,滷塊就是鹽滷,又叫苦鹵、滷鹼,是將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冷卻後析出的晶狀物結晶,用鹽滷作為凝固劑,能使蛋白質溶液凝結成凝膠。這種用用鹽滷製成的豆腐,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稱為老豆腐或者硬豆腐。
嫩豆腐就是石膏豆腐了,是石膏做出來的豆腐,而石膏是一種礦物,簡單的提純就可用。據鄭氏說有紅石膏也要白石膏,做豆腐用紅石膏的味道會好一點,所以在做嫩豆腐的時候,鄭氏會將生紅石膏一塊放進火中焙燒,這是個特別要小心的過程,因為滷子可以在市場上買來,但是石膏要燒了才能點豆腐。而這個石膏的焙燒程度要人不錯眼地盯著,要在火裡翻攪,看是不是燒過了心。
如果石膏燒得太生,點不動豆腐;太熟了的話,豆腐做出來是散的,還有一股難以言說的臭雞屎味。
紅石膏燒好之後要碾成粉末的,加水調成石膏漿,衝入剛從鍋內舀出的豆漿裡,用勺子輕輕攪勻,數分鐘後,豆漿凝結成豆腐花。豆腐花是一道美味菜餚,當然之後做的豆腐和豆腐乾都是。鄭氏依靠著賣豆腐和豆腐的衍生品,能賺來這麼多的嫁妝就是理所當然了。
張昭華看到這兩種豆腐,就問鄭氏哪一種賣的好,鄭氏道北方人愛吃老豆腐,河南人自詡北方人,自然也是愛吃滷水點出來的老豆腐的,這種豆腐做選單做都很好吃,而嫩豆腐因為太嫩了,容易碎掉,一般村裡只有買回去煲湯的,不過也有會料理的,據說挖出泥鰍來,能做一道拱豆腐。
張昭華也終於明白,鄭氏的臉為什麼如此白嫩了,是因為在熬豆花的時候,被水汽燻蒸的。這種大鍋煮豆花的時候,冒出許多水蒸氣來,站在鍋前熬煮的鄭氏就相當於在蒸臉,血液迴圈讓面板紅潤光澤,更何況帶著黃豆裡的營養成分,能潤膚美白。
鄭氏的細膩嫩膚讓張昭華羨慕,張昭華還小,不過六歲而已,如今過了年了就算是七歲了,七歲的孩子根本不需要什麼保養,面板保護膜還沒生成呢,她的面板雖然白,但是不嫩,摸起來還是有點粗糙的,不過比起同村的其他孩童就好多了,她們可沒有油膏抹。
張昭華之前有個護膚的辦法,就是自己製作純露,她手頭的材料有限,就只做了生薑純露和野菊花的出來,用的是芳芳家釀酒用的蒸酒器。
純露這東西就是花草提取物,張昭華前世自己弄這些純天然的東西,來了這個時代也是這樣,做了生薑的純露出來,給王氏每天噴在臉上,三四個月後確確實實看見了功效,王氏以前右臉頰有一塊不大不小的斑,很是遮擋顏色,後來噴了純露,這塊疤雖然沒有完全消掉,但是眼見地淡化了許多。
但是純露這東西是不能存放太長時間的,尤其是這個沒有冷凍機制的古代,冬天倒是可以蒸上幾瓶出來,夏天就容易放酸了。而且也不能總是去借鄰家的東西,芳芳問了好幾次了。
如今除了純露之外,鄭氏又提供了一個新的護膚辦法,在蒸豆花的時候湊上去,就相當於敷了一個豆漿面膜外加蒸臉,實在是不能比這更好用了。
果然在鄭氏點滷打豆腐的時候,就能看到張昭華一臉陶醉地站在鍋邊,一個勁兒地把臉往上面湊——看上去好像要把一張臉塞進鍋裡去了,嚇得鄭氏趕緊把她撈到一邊。
當然除了美容,張昭華又發現了一個健身鍛鍊的辦法。平時除了跳繩踢毽子就是抽陀螺,有時候心血來潮了也會在床上做幾招還沒忘記的瑜伽動作,不過床畢竟是個有限的空間,四周伸展不開,地上也沒有墊子或是毯子,張昭華做了幾次也就放棄了。
不過當她看到院子裡鄭氏從家帶來的石磨之後,就興奮起來。還記得她曾經也有過一個夢想,那就是如果練不出魔鬼身材,練成一個雙拳能站人、兩臂能跑馬的女漢子也不錯。
張昭華是偷偷捏過鄭氏的胳膊和小腿的,果然讓她摸到了肌肉,這都是平日裡做了許多繁重活役的結果,鄭氏不過七八歲的時候,就要自己推磨,稍大一點就拉車賣豆子,肌肉就是這麼鍛煉出來的,張昭華覺得她可能還有一兩塊腹肌,還想摸一摸腹部的,但是愣是沒讓她尋到機會。
有了石磨之後,張昭華就喜歡上了推磨,拿著個作為一種鍛鍊方式,這也確實很費力氣,張昭華推上三四圈就要歇一歇喘口氣,但是看鄭氏就能面不改色推十來圈左右,之後明白這個東西也有適當的技巧,講究一個勻速而不是先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