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刑,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我的口供作甚?”
就是因為證據都還不夠,其他的證據無非是似是而非,只有當初轟動天下的李貞之案,才是最關鍵的地方,所以紀綱才會下手,一定要審出陳瑛的口供,不管用什麼辦法。
這是紀綱的執念,他清楚地意識到,從這個案子之後,皇帝容忍他肆無忌憚的日子,似乎就一去不復返了,而最可笑的是,其他任何的罪名的指認,他紀綱都差不多能擔,唯有李貞這個案子,他確實清白,卻偏偏無法自證清白,而且還栽在了這個案子上。
但沒關係,紀綱知道只要陳瑛還活著,他就能翻案。
“看來陳大人一身鐵骨,就是不招了。”袁江惱羞成怒道:“給我用刑!看你還能撐到什麼時候!”
而此時的楊士奇,看似無意地蹲在壕溝旁邊,幫助伙伕給流民舀稀飯——一碗碗稀飯送了出去,直到一個面色萎黃的中年人過來,楊士奇給他的翻扣了一碗,同時又將手裡的紙條神不知鬼不覺地傳了出去。
這個人在僻靜處將紙條展開,發現上面寫著,速往德州,太孫須來山東!
這個人正是當初跟隨張昶來到山東的家僕之一,隊伍行進鄆城的時候,被流民衝散了,之後他落了單,也不知道張昶去了哪兒,隨著流民一起走,來到了濟南。
楊士奇技藝超群,見過這人,想起來他曾跟隨在太子妃之兄張昶身邊。這些時日他裝作賑濟的模樣,每日和這個人聯絡,這個人不知道張昶的位置,但楊士奇推算了幾個地方,認為在高煦的本營德州的可能性最大,他估計張昶也叫高煦軟禁了。
家僕帶著楊士奇的信立刻北上去了德州,在那裡果然尋到了張昶,而六神無主的張昶得到了楊士奇的指點,頓時突破重圍,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北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