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博士赴南疆,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四郞提出的治南疆二策,李治深受啟迪,在宮中反覆琢磨具體實施二策將取得的成效。

諾此策得以成功,將換來的是南疆百餘羈縻州縣的長治久安,而非現在,各羈縻州縣時降時叛,屢剿不絕,更別提上繳賦稅,徵集兵馬為國助戰了。

幾日來李治召集朝中諸相,商議從兩京的國子監、太學、弘文館、崇文館挑選飽讀儒家經學計程車子文人,委以南疆各羈縻州縣長史、司馬之職,上任後督辦官學。再從天下徵召儒學博士就任各羈縻州縣長吏、經學博士、助教等職。

吏部侍郎李敬玄、張文瓘等一眾臣子不同意從國子監、太學、弘文館、崇文館挑選學生派往南疆羈縻州縣任職。

張文瓘力諫:“兩學二館乃朝廷培養國之棟樑所在,豈可輕意遣往蠻僚之地任職,浪費人才?”

除了張文瓘等人進諫反對外,得知陛下將派遣兩學二館學生往南疆任職的訊息後,朝中不少文武大臣上書勸誡:“人傑譬如國之重器,兩學二館諸生更是天下人傑匯聚之地,是朝廷未來倚重所在。陛下今日不予授官重用,反卻置他們於蠻荒偏僻之地,猶如棄寶玉於荒野,於國何利呼?”

李治都被朝中諸臣的進諫嚇了一跳,只是想從兩學二館挑選一批儒家經典學習優秀的學生授予南疆羈縻州縣官職,令他們去實現儒家學說裡化蠻為夏的政治理念,卻遭來朝中諸多大臣的齊聲反對。

這是為何?

李治有些氣憤,把諸相召來責問了一通。

可宰相張大安、中書令閻立本、東臺侍郞郝處俊明知其中利害關係,顧忌開罪同僚,惹得一身騷,左顧而言他。張文瓘、李敬玄等人並未放棄,仍舊抓住機會勸誡李治,不得白白在南疆損耗兩學二館人才。

見責問無用,李治惱火的斥退諸相,恨聲道:“吾即為君,推行治國方略只是為了尋求爾等朝臣給出更合理的建議,以免有考慮不周之處。既然爾等個個聲言反對,那吾何需再尋諸位建言?”

李治直接令中書省草擬旨意,從兩學二館諸生中挑選合適者予以授官南派,並向天下徵召儒學博士,強制門下省審議透過,尚書省執行。

李弘沒想到為何會有那麼多朝臣上書反對向南疆羈縻州縣遣派官吏,惹得大父生怒。

做為二策獻奏者,李弘鬱悶的來到四弟府上排憂解悶。

“哈哈哈!大哥,你這是身在局中不知局。朝中諸臣為何多人上書反對,只需回想下兩學二館中諸生的來源就明白他們的良苦用心了。”李煜聽罷大哥心中一番宣洩,搖頭笑道。

李弘臉色一怔,回神仔細一想,喃喃道:“國子學,初建於武德年,設博士五人,掌教三品以上及國公子孫,從二品以上曾孫為生者。太學,亦建於武德元年,設博士六人;助教六人。掌教五品以上及郡縣公子孫,從三品曾孫為生者。弘文館,建於武德四年,設學士教授生徒,學生30人。崇文館,建於貞觀十三年,設學士、校書郎各2人,置學生20人……”

“弘文館、崇文館中的學生,皆以皇族緦麻以上親,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親、散官一品,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事章、六尚書、功臣身食實封者、京官職高正三品子孫、中書黃門侍郎子孫。”李煜開口說道:“不是朝臣反對派遣兩學二館學生前往南疆,而是反對派遣他們的子弟前往南疆受苦受罪。所授官職最高不過州長史之職,還是遠離京師的南疆蠻僚之地。對於京師之人來說,形同貶官流放,還要承擔重任,安危難保,前途渺茫,這令朝中高官厚祿的朝臣怎忍心讓自家子孫去?哪個不是希望自家子孫留於京師,好好讀書,到該授官時,享受父輩功勳萌蔭入仕,入職於天下各繁華州縣才是期望所在。”

“豈有此理,這些朝臣只知顧自家子孫安危、前途,那朝廷的安危、前途又由何人來顧?”李弘氣沖沖的斥道,沒想這些朝臣上書反對錶面上大義凜然,說什麼朝廷置國家棟梁於蠻僚之地,就如棄珠玉於荒野的繆論。實際竟是為一己私心,不想自家子孫被朝廷派往南疆受苦受罪罷了。

“朝中諸臣諾是人人為公,這天下早就年年大治,何來貪官汙吏之說!”李煜輕笑一聲,“這天下中人就沒有不私心自用者,只是這私心是大是小的問題。”

自己這位大哥自小身處大父、孃親為他營造的繁華盛景中,負責教導他的老師又是經大父精心挑選的良師,真正的一位未經世間險惡、人心複雜的純潔青年。

連《春秋左氏傳》記載的楚世子羋商臣弒殺君王的故事都掩書不忍卒讀,不明孔子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