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史前崛起,打死也不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祖宗,有了敬畏。而這些,正是文明傳承的保證。
看到這些,部落在王川在王川眼中,變得有所不同了。這裡不再是野人的聚集地,而是文明的傳承點。
徵得了阿母的同意,他在石壁上寫下:“元年中秋,殺鱷。”然後以八月十五為起點,在後面寫下了一副農曆的日曆。
阿母看著王川書寫這些帶著某種神秘規律的東西,越發驚異,最後忍不住問道:“伢子,這是何物?你是如何會的?”
王川停了手,想了想說道:“這是文字。就是用某個符號表示某些意思的東西。這是我那天醒來前,很多人教我的。”
王川說的很多人,是指後世的老師。阿母聽了,卻把這很多人想到了別處去了。託夢這種迷信,這時候雖然還沒有什麼系統的說法,但人們卻更加相信。她凝視自己父親的畫像,神情無比激動:“我父保佑,這肯定是我父訓示,是我父和祖輩們將希望寄託到你身上了……”
第11章 部落初改變
中秋第二天,王川是被凍醒的。篝火不知道什麼時候滅了,冷空氣好像一下子從北方殺到了巖洞裡面。同時,他親愛的父親抱著自己新的妻女酣睡,沒有理會他這個苦命的孩子。
部落裡,開始聽得到有人打噴嚏的聲音。在這個缺醫少藥的時代,可不能病了,感冒都是會要人命的。好在太陽照常升起,在暖暖的陽光中曬了好一會兒,又做了十多分鐘的熱身運動,身體終於暖和起來。
今天出門狩獵的人就和往常不一樣安排了。經過阿母的同意,王川把部落的人分成了兩組。一組照舊外出,一組人留在部落。留在部落的男人五六人一起去河邊捕捉鱷魚,女人在家搓繩子結網,同時在家的人跟王川學習下套子,做陷阱。兩組人隔天對調。爭取做到部落出去的每個人都會下套子,會撒網。網這種東西,至少每兩個人要有一張,織網的工作只交給孩子就有點多了,所以女人要行動起來。
王川希望透過陷阱和繩套增加其他的獵物來源,這樣才能保證冬天的肉食不會短缺。
部落裡的人經過了兩條鱷魚的洗禮,正是很好的教育時間。剛才他們出門的時候還爭著要那個網也可以看得出,他們知道網有什麼用。
孩子們的主要工作也變了。除了早中晚出去下套套小鳥松鼠外,其他時間留在巖洞打掃衛生,修飾巖洞,為保暖過冬做準備。
打掃巖洞是王川預謀已久的事情。不說倉廩足而知禮儀這樣的話,不過至少在吃得飽的情況下,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弄得稍微像人住的樣子還是很有必要的。
部落的人之前從沒有吃飽過,也沒有什麼衛生觀念。這使得他們不會在這方面花任何心思。所以,現在部落居住的巖洞的環境之髒亂差,簡直能用不能入目來形容。王川在巖洞裡踩到屎的情況就發生了不止一次,其他的就毋庸贅述了。
如果還不準備過冬的保暖工作,估計不久就得有人生病。看著巖洞那幾個碩大的洞口,王川想起往年在巖洞中過的冬天的情景,就覺得自己能活到現在真的很是幸運。
當寒風吹襲,大雪開始下的時候,冷風和大雪一樣會吹進巖洞之中,部落的人只能在火堆邊上墊著枯枝敗葉擠成一堆相互取暖。這個時候,正是身體需要熱量的時候,但吃的永遠只有一點點。飢餓和寒冷的雙層夾迫,很多人都會在一覺醒來後被發現變成了冰冷的屍體。
王川就覺得如果今年再這樣的話,別說阿母了,自己都未必能挺過去。
細樹枝紮成掃把,從裡到外打掃一遍。巖洞凹凸不平,平時不覺得有多少髒東西藏在裡面,結果這一打掃,枯枝敗葉就不說了,骨頭石塊、乾的糞便也算正常的。在一些巖縫當中,梳子大小的蜈蚣就鑽出了四五條,小的更加不計其數。其餘的老鼠,毒蛇,蜘蛛這些居然也是一窩一窩的藏在裡面。看得阿母這個在洞裡住了四十年的人都臉色發青。孩子們則第一次發現原來巖洞裡真藏了這麼多“食物”。
巖洞被清掃了一遍後彷彿都明亮了幾分,然而裡面的腥臭味依舊揮之不去。王川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讓大人們幫忙折了很多竹子,用小竹捅大竹的辦法打通了竹節,然後從小溪的上游接了一道竹管子下來。趁著秋天乾爽,直接把巖洞裡裡外外清洗了一遍。
這可能是巖洞千百年來第一次水洗,這一洗,又從巖縫裡沖洗出了不少各種毒蟲毒物。讓王川都產生了離洞居住的想法。
巖洞清洗過後,各種怪味終於隨著消散的水汽消失了。接下來就開始裝飾的工作。從小溪邊用藤筐搬來溼泥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