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部分,女主三國,莫莫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連長,是理想;想當師長、司令,就是夢想。夢想是不切合實際的。應該量力而行。不應該去做那種不切實際的黃粱美夢。

……

田潤在很早的時候,曾經主持過礦業。隨後,礦業交由辛毗負責;再後,又移交毛玠。這一部分,在開辦的時候,還算不是什麼經濟。而就僅僅是具體地點了幾件事。當時的礦業,主要集中在煤炭、冶鐵和石灰三類。礦石開採出來之後,自然就會開辦加工礦石的作坊,一開始。三類礦業都有一點點延伸。

三類礦業所遇到的境遇是不同的。境遇最好的是冶鐵。這是因為,軍隊就需要大量的鐵器。有了軍隊這樣的大客戶之後,與冶鐵相關的行業就不斷延伸和發展。這些相關行業,最先有冶煉、鐵器加工;隨後便有鑄造、加工器具的加工;現在,因為防鏽的需要已經延伸到漆器;而鐵器的加工,已經發展到熱軋。

石灰就慘了點。但石灰,及城牆磚,又是關東群豪戰董卓的時候,修改兩座關口所必需的材料,因而不搞是不行的,搞得不熟也是不行的。需要不斷地開採,不斷地將生石灰煉成熟石灰,並不斷地投入使用。到時候,才能讓石灰在戰爭上發揮應有的作用。於是,田潤想到了修路。修路,是一種人為的市場需求。“要致富,先修路”田潤是知道的。但是在這個時代還不明顯。這個時代的貧富,跟交通的關係不大。

田潤在現代,就是辦磚瓦廠的。而且還準備籌辦水泥廠。因而,回到古代之後,很容易往這方面著想。於是便有了修改虎牢、汜水兩關的主意。

這屬於建築材料行業。現代建材行業還包括非金屬礦及製品,放在古代,最相關的應該是木材。石灰加木材,才是相對完整的建材。古代伐木容易,不過也正因為容易,而制約了伐木業的發展,並且連帶地制約了木材加工業。與石灰直接相關的加工業。自然是磚瓦。這是田潤的老本行。對於水泥配方,田潤不是很精通。當然精通了也沒有用,沒有合適的檢測手段是無法生產出合格的水泥來的。田潤可以用石灰鋪路,但不能用水泥鋪路。如果強行生產水泥來鋪路,那安定性肯定是無法過關的。一凝結,路面就是七拱八翹的。

磚瓦比水泥簡單多了,田潤是完全能夠做出來的。剛開始,田潤的重點是磚,那是修改關口需要的。後來,燒磚的事情有把握了,田潤就安排燒瓦。燒瓦,其實又跟瓷器相關了。我國這方面歷史很悠久,開展起來也比較容易。但是,瓦燒出來之後,使用的時候遇到了麻煩。

瓦拿來做什麼用?當然是蓋房子。瓦房之前,就是草房。如果不考慮雨水的影響,草房是優越於瓦房的。但有了雨水之後,稻草就會腐爛長蟲,就不如使用瓦片了。雨水是不可避免的,因而草房是不如瓦房的。

從岐山遺址可見,陶瓦大概於西周初年開始用於屋頂。只不過當時僅用於屋脊部分。春秋時期的遺址,才見屋面覆瓦。並且還發現了板瓦、筒瓦、瓦當,表面多刻有各種精美的圖案。秦漢時期,出現了製陶業,並在工藝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比如改用瓦榫頭使瓦間相接更為吻合,取代瓦釘和瓦鼻等等。西漢時期工藝上又取得再次飛躍,使帶有圓形瓦當的筒瓦,由三道工序簡化成一道工序,瓦的質量也有較大提高,史稱“秦磚漢瓦”。

田潤的瓦燒出來之後,在使用上,卻很難推廣。除了田潤下令,讓一些軍隊的房屋蓋瓦之外,民間幾乎沒有需求。質量是一個原因,田潤以現代工藝燒出來的瓦,質量比“秦磚漢瓦”差。但最主要的原因,卻是因為地域的原因。

田潤的領地主要在北方。北方冬季多雪。薄薄的瓦片,能否承受厚厚的積累,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眼前的具體問題,比起是生存還是死亡的問題要嚴重得多。因而,民間沒有瓦片的需求。

並不是現代工藝就一定比古代工藝好。在燒瓦上,現在與古代在工藝上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簡化上面了。因而,燒出來的瓦,強度就要差些。

倒是有磚的需求,但需求量很小。在討伐董卓戰役之後,磚的生產被劃上了句號,步了瓦的後塵。至於門窗、傢俱等產業。更是從來就沒有辦起來過。

建材行業就只剩下石灰,而石灰,則就只剩下鋪路了。鋪路,是隻有投入沒有產出的事情。對於gnp的拉動作用,是一件說不清楚的事情。田潤猶豫過,是否終止修路。後來,田潤沒有終止,而只是壓縮了建設規模和速度。沒有終止的原因,並不是出於拉動國民生產總值,而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拉動建材業。

最慘的,還得算煤礦。煤礦所涉及的加工業,就僅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