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誰在誤讀中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004年被評為央視十佳主持人之後,我們的手跡被印在央視發射塔上的旋轉餐廳裡。這種做法有點像是好萊塢奧斯卡頒獎大廳外的地上,印滿了名人的手印和名字。這種擺拍有些自戀,牆上那閃閃發光的手模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每個人自己最清楚。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三論小瀋陽的叛逆與恥感文化(1)
透視演藝界裡的“中性美”和傳統文化裡的脂粉氣
現代文明中,市民社會和公民社會一字之差,謬之千里。市民精神表現為俚俗、通俗,低俗、惡俗和浮躁。前兩者“俚俗和通俗”非常人性化,是大眾文化的共性。公民社會的精神體現為理性、體面、高尚和冷靜。市民精神如果誤入歧途,就會不知香臭,甚至發展到無恥。公民社會里,遵紀守法的公民們知道雅俗共賞的和諧意義,寬容,大度,但是有自己的品味和品質的標準,不願意苟且偷生,隨意附和,對低俗和惡俗敬而遠之,甚至鄙視。這種文化有很深的恥感和負疚感。公民社會里的人有比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希望人們不僅有情趣,更要有情操。市民社會的主體大多數是藍領階層,低齡,教育程度不高,比較感性,無條件地追求娛樂。公民社會的群落大多為受過良好教育,知書達理,年齡層偏高,一般有國際視野,對人類文明的高度和普適性有著深刻的理解。發人深省的是,市民和公民永遠生活在一種文明裡,英文叫civilization 。只是境界有高低,局中之人很無奈。很難說庸俗和高雅就一定是零和遊戲,非此即彼。在人性成為主題的精神園地,兩者的博弈永無休止。關鍵詞是“娛樂和商業”。最理想的是雅俗共賞。假如問題如此簡單,倒也罷了。
中國社會正處於轉型階段。真善美和假醜惡的傳統界限正在被模糊。而新生代喜歡一言以蔽之,用商業化的娛樂精神來詮釋藝術為什麼應該遠離高雅和正統,去為一切通俗的和流行文化形式正名。時髦語叫“別太累了,不就是個娛樂嘛”,應該想唱就唱。長期生活在大一統的正統文化陰影裡的市民階層逐漸發展了叛逆的審美精神,這似乎是與時俱進。但是,在我們的文化市場裡練攤兒的人形形色色。
先前兩篇關於小瀋陽的文章如同“茅坑裡扔石頭,激起民糞”。
本人出生在東北吉林,長在當年土匪坐山雕經常出沒的黑龍江的林海雪原,高考前一年離開牡丹江市。我對東北文化中的糟粕有切膚之痛,拙文《山丹丹花開話春晚》曾經分析過。這裡按下不表。我想說的是,有些市井文化一經網路匿名制的虛擬,立刻演變成新媒體的悲哀,那就是語言暴力。這些年我從事國際問題報道,原本關注的是中日韓民間年輕人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有時讓人感到大戰在即,一觸即發。但是本人關於小瀋陽的兩篇博文字來思考的是中國社會性別錯亂的社會深層原因帶來的陰盛陽衰,和瀰漫在我們政治文化中的脂粉氣和奴性,卻招來那麼多的磚頭,口水橫飛,韭菜味兒、大蒜味兒,不一而足,火藥味甚濃。有些負面評論素質很低,懶得理會,但卻不能不陷入沉思。故力透紙背,寫下我關於小瀋陽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
我們社會中的盲流和暴民文化(mob rule; or majority tyranny )雖然有藐視權貴和顛覆正統的草根精神,但是它的草莽習性和破壞力嚴重削弱了,甚至可能顛覆中國現代化程序中正在培育的公民社會和公民精神。五天之內,我的兩篇博文的點選率合計50 多萬,而評論不過近500 條,是千分之一。這沉默的大多數意味著什麼,我不十分清楚,但是幾乎可以肯定,某些網友的情緒化的謾罵只能令人掩鼻而過。
三論小瀋陽的叛逆與恥感文化(2)
部落格,被許多人認為是網路日誌,感性地隨便幾筆,寫意一下心情,抓住幾許思緒的碎片,百無聊賴地記載一下生活中的火花和無聊,自娛自樂,並且博得幾個好友一樂,僅此而已。但是,市民社會里有無數閒散人員,尤其是央視部落格的園地裡,聚集著許多社會上的盲流,他們形容猥瑣,色迷迷地尋找自己心頭的偶像,一步一呼喚,在迷迷糊糊、神志不清的狀態下意淫著銀屏上的美女和帥哥,結果大量留言不堪入目,*著輿論,蹂躪著我們的視聽。他們把大量垃圾傾瀉在本來神清氣爽的精神園地。於是,我立刻覺得太多的點選是那麼廉價,太多的市井那麼無恥,三寸不爛之間那麼齷齪。對於這些觀眾或網友,似乎央視這個舞臺只為提供知名度,或者獵豔。錯了,他們大錯而特錯。這些人根本不知道何謂媒體的社會責任。除了娛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