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部分,毛澤東品國學,卡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事物的規律,才能把事情辦好。這其中反映著自由與必然的辯證關係。必然就是規律,掌握了必然的規律,才能獲得自由;離開掌握必然規律去追求自由,是根本辦不到的。這就像大船離不開大水、鯤魚離不開大海、大鵬離不開大風一樣。
毛澤東在《講堂錄》中提到的“合肥李氏”,即近代的李鴻章。他“平發夷捻”(*太平軍和捻軍起義)很成功,是因為杯水負載了小舟,合乎了事物的規律;後來,他處理國家大的政務卻“著著失敗”,是因為淺水負載了大舟,違反了事物的規律。
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進一步闡述了自由和必然的規律。他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 ③
這裡提出的不斷總結經驗,目的就是要發現必然的規律,以便掌握了必然規律再去改造現實。
莊子的另一個核心哲學思想“齊物論”,把世上的是非、善惡、物我、生死等,都看成是一樣的,都看成無差別的。既然是一樣的,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去區別什麼是非、什麼善惡;因此也就沒有什麼必要去為生而高興,去為死而悲痛。
據《莊子·至樂》記載,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並沒有痛苦,而是敲著盆子唱起歌來(“鼓盆而歌”)。
毛澤東曾就莊子的“齊生死”思想,闡發了事物變化的辯證法。1964年,毛澤東同幾位哲學工作者談話時說:
如果現在孔夫子還在那還了得,地球就住不下,死了人應該開慶祝會,慶祝辯證法的勝利。莊子老婆死了,不是鼓盆而歌嗎?發生,發展,消滅。一個消滅一個。
毛澤東在這裡所說的,就是物質的變化和物質不滅的定律。毛澤東在《讀艾思奇編〈哲學選輯〉一書的批語》中,引用了莊子“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莊子·人間世》)的話,因其中揭示了事物變化由小到大的規律。
在哲學上,莊子還看到了事物的無限可分性。1964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北戴河同幾位哲學工作者談到日本哲學家板田昌一的基本粒子觀,毛澤東讚賞板田昌一的“基本粒子並不是最後的不可分的粒子”的觀點。談到凡事都可分的觀點時,毛澤東肯定了莊子的萬物永遠可分的觀念。毛澤東說:
列寧說過,凡事都可分。舉原子為例,不但原子可分,電子也可分。可是從前認為原子不可分。原子核分裂,這門科學還很年輕。近幾十年來,科學家把原子核分裂了。有質子、反質子,中子、反中子,介子、反介子,這是重的,還有輕的。至於電子同原子核可以分開,那早就發現了。電線傳電,就利用了銅、鋁的外層電子的分離。電離層,在地球上空幾百公里,那裡電子同原子核也分離了。電子本身到現在還沒有分離,總有一天能分裂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是個真理。不信,就試試看。如果有竭,就沒有科學了。① 。 想看書來
第四章 毛澤東智品諸子(7)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是《莊子·天下》中的話,意思是一尺之杖永遠可分。毛澤東認為這是一個真理。
《莊子·天下》還提出一個“飛鳥之景未嘗動也”的命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意思是飛鳥的影子是不動的。
毛澤東則看到了其中包含著的動與靜的辯證法。他的《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說:
看電影,銀幕上那些人淨是那麼活動,但是拿電影複製一看,每一小片都是不動的。《莊子》的《天下篇》說:“飛鳥之景,未嘗動也。”世界上就是這樣一個辯證法:又動又不動。淨是不動沒有,淨是動也沒有。動是絕對的,靜是暫時的,有條件的。
從毛澤東對莊子哲學思想的評析來看,莊子的哲學是含有辯證法因素的。這正是大哲學家毛澤東推崇《莊子》一書,愛引用其典故的原因。
毛澤東與《孫子》
兵書是國學寶庫中的奇珍異寶。毛澤東一生對中國古典兵書十分重視,廣泛閱讀。在金戈鐵馬的戰爭年代更是如此。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的來源之一是中國傳統的軍事文化。而這其中,《孫子兵法》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影響非常大。建國後,毛澤東多次談到過《孫子兵法》對自己的影響很大。②
中國古代兵書,發端之悠久,規模之宏大,體系之完備,內容之豐富,在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