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1章 遺忘與記憶,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滿清的末日來臨不同。興乾二十一年的大明,是一派欣欣向榮的盛世模樣。對於普通的老百姓而言,這是久違的太平盛世。

此時的大明是什麼樣子?

或許這個時代的人們無法給予一個準確的定意,也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描述。

文明發達、科學倡明、天下太平……

諸如此類的詞彙,都可以用來描述現在的大明。在過去的20年間。大明所發生了變化是難以想象的,甚至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

如果有一個來自另一個空間的人來到興乾二十一年的大明,他會驚訝的發現,現在的大明,更像是一個混和體。他的整體仍然停留在十七世紀,他的社會、思想、學術等等大抵上都停留在十七世紀,可是許多本應屬於十九世紀工業文明,同樣出現在這個國家。

蒸汽機、火車、輪船、電報都先後出現在這片土地上,毫無疑問,現在的大明早已經開始了一場以蒸汽機為核心的工業革命。蒸汽機從各個方面影響著世人的生活。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現,從空間上縮短了大明的天下,而電報卻從根本上改變了大明,不僅讓大明中樞可以直接掌握萬里之外的邊陲發生的事情,同樣還讓民間充分享受到了資訊傳遞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也正是這種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大明,改變了這個時代。

幾乎是在李定國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揮師向滿清發起進攻的當天,大明境內,大江南北的報紙上就紛紛刊載了新聞,大抵上所有的新聞都用《最後一戰》來形容此次戰役。

人們早就料到了這一天的到來,儘管等得時間長了點,但在經過了二十一年的等待之後,今天,這個日子終於到來了。

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個日子或許並沒有什麼重要的,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一天卻是他們等待已久的。多少年來,他們一直在等待著這一天,等待著這一天去告訴那些死去的人告訴他們,他們的大仇已經得報。

作為記者的趙詠春,對新聞的瞭解比其它人更快一些,幾乎是在明軍攻克庫爾代,殲敵萬餘的捷報,剛到五軍都督府,他們同樣也收到了新聞資訊。和其它人的歡呼不同,趙詠春來到了城外的墳塋。

那是位於濟南城外的一個巨大的墳塋,它更像是一個巨大的丘陵,有時候人們甚至會把他當成濟南周圍的一座小山。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甚至都已經忘記了那裡埋的是什麼。在那個墳塋下面,埋藏了數十萬在後金入塞時被屠殺的濟南的百姓。趙詠春的爹孃就是那個時候死的,當時他是藏在家裡排汙的陰溝暗道裡,才和小妹僥倖活了下來。

在很多時候,即便是親歷者也會選擇遺忘一些事情,但是在今天,他又一次來到這裡,畢竟他無法選擇忘記。

一個香爐,幾支香,幾樣果子擺成果碟,一一在墳前擺好,然後趙詠春就跪在那裡默默的說道。

“爹孃,詠春來看你們來了,爹孃,興許再過一陣子,咱們濟南城的大仇就能報了,這一仗,朝廷肯定要盡滅建奴的……”

跪在墳前的趙詠春不知道爹孃能不能聽到,但對他來說,這是一種安慰,正像當年濟南城被明軍收復後,他也曾來到這裡祭祀爹孃,把濟南光復的好訊息告訴他們一樣。

那一天,在這個墳塋前,到處燃著香,香火之盛遠超過人們的想象,甚至就連香灰都堆成了小山。

可是現在呢?

這義民冢裡空蕩蕩的,儘管在義民冢周圍的公園裡,有不少遊人,但是過卻義民牌坊後,在這義民冢祭祀的,卻只有他一個人。

二十年,一代人,許多人都選擇了忘記,他們忘記了祖先是如何慘死於清軍的屠刀下,忘記了當年祖宗們如何為保全漢人的衣冠而捨生忘死。

遺忘痛苦,是人的一種本能。

非但那些沒有經歷過那些慘痛的年青人會選擇遺忘,就連趙詠春有時候也在選擇忘記,他不願意想起那些痛苦。

就像他沒有去喊妹妹一樣。

他之所以沒有喊妹妹過來,正是因為,他內心的深處,甚至希望妹妹能夠忘記這一切,只有這樣,她才不會活在昨日的痛苦之中。

即便是作為親歷者,有時候也希望忘記這一切,只有忘記了昨天的痛苦,才能夠開始今天。

就在他將要離去的時候,他看到旁邊有一個人也在那裡擺著祭品,似乎也和他一樣,在祭拜著祖先。

現在只有很少的一些人能夠記得這一切,也只有很少的一些人,他們會來到這裡,告訴那些死去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魔劍伏仙錄

卡利姆的灰心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