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1章 遺忘與記憶,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告訴他們一切即將結束。
結束。
這個結束他們等了幾十年。他們一直在默默的等待著,終於在今天他們看到了結束的可能。
過了一會,那人起身時,看到了注視著自己的趙詠春,擠出些笑容。
“兄臺知道西域傳來的捷報了?”
王凱遠看著這人問道。
“是場大勝啊!”
趙詠春點點頭,平靜的說道。
“嗯,雖說現在還早了些,可這肯定是最後一仗了,晉王是當世名將,有他主持戰陣,再加上官軍驍勇,肯定能一戰定乾坤,盡殲建奴的。”
對於他們來說,結束並不僅僅只是把敵人給擊敗。結束是讓那些人徹底的消失。他們或許選擇了遺忘,但是在內心的深處,他們從來沒有忘記。
“哎呀,等了幾十多年,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站在義民冢前,王凱遠頗為感嘆的說道,也許是因為激動,他白鬚都顫動著。
“當年,建奴屠濟南的時候,我才十歲啊,現六十多了,原本以為到死都看不到建奴被盡除的一天,可不曾想,終於見著這一天了。”
已經過去了幾十年。過去的幾十年中,他不斷的在等待著,在期待著,而現在這一天終於到來了。在他活著的時候,他終於見到了這一天的到來。
也許是因為等待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他在激動之餘。更多的是感嘆,感嘆著這麼長時間的等待。
王凱遠看著趙詠春問道,
“兄臺想必也是?”
“也是虎口漏刀之人啊!”
趙詠春看了眼義民冢,然後說道。
“趙家上家一百八十七口,活者不過只有我與小妹,小妹當時不過五歲稚齡……”
提及舊事,淚水便從趙詠春的目中流了出來。曾經顯赫的家族,在滿清的屠刀下敗落了,從那之後,小妹成了他在世上唯一的親人了,往昔的熱鬧,至多隻能在夢想憶起。
而現在,那些畫面也越發的模糊了,不是因為年邁了,而是因為他不願,甚至不敢去想,因為每一次回憶都是太多的痛苦,越是美好的回憶,往往帶來的痛苦就會越多,久而久之,他寧願忘記,也許忘記才能夠撫平他內心的傷痛。
但是,在很多時候,他仍然會想起他仍然能夠想起當年的歡快,想起當年父母膝下承歡的模樣。也許正因為如此。多少年來,他一直不敢忘記這一切,儘管她的內心深處想要忘記這些痛苦。
有些痛苦又豈是能夠輕易忘記的?有些傷痕又豈是輕易能夠彌補的?
“哎,王家上下二十五口人,也就小老兒一人活了下來,你看這義民冢裡,不知多少人家無一倖存,不知多少家老幼皆被其殘殺,舉族盡滅。”
看著那巨大的義民冢,王凱遠的目中含著淚,同樣顯得有些激動。然後喃喃道。
“死絕了、死絕了啊!”
“是啊,死絕了,因為死絕了,所以大家也就想不起來了……”
往往事情就是這樣。人死絕了,也就沒有人會再去記得這一切。活著的人會把所有的一切都忘記。們會忘記往昔的痛苦,他們會忘記昨日發生的一切。到最後他們甚至會認賊作父。
“只怕,再過幾十年,這天下人,就把這些全都給忘了,其實,等到咱們死了之後,誰還記得埋在這裡的那些人?”
王凱遠的話,讓趙詠春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再這麼下去,很多人都會忘記,為什麼不能趁著他們活著的時候,把這一切都寫下來,用文字去記下這一切呢?
不僅僅只是記下這一切,更重要的事讓所有人都看到昨天發生的這一切。只有如此才不會讓人們選擇遺忘,也只有如此才能讓人們記得當年的仇恨。
“哎,社學裡的那些孩子啊,雖說他們知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他們的書本里有這些,可也就這麼多了,對他們來說,建奴當年的屠殺,不過也就是這些,可,何止這些啊……”
深以為然的點點頭,趙詠春知道王凱遠說的是事實,鐵一般不容辯駁的事實,大江南北,有那裡不曾遭受滿清的屠殺?
可是除了一座“義民冢”或者“義民碑”之外,能夠讓人們記住的還有什麼呢?
當年屠殺的親歷者正在一點點的老去,他們正在死去,有一天所有的一切都會被人們忘記。
也許人們會因為書本上的資料,記住揚州十日、記住嘉定三屠,可又豈能記得住其它?對於很多人來說,們能夠記住的也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