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2章 忠心耿耿,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局勢已經極為明顯,皇上身死於靖南是早晚的事情,等到靖南的明軍騰出手來,肯定會翻山越嶺打過。這些天來,他的心中十分焦急,覺得呆在阿富汗,像現在這樣呆在赫拉特實在沒有把握,可算是束手待斃。
但面對明珠,他卻不能完全說出心中的話,使別人誤認為他對敵畏怯。他的神態冷靜,不慌不忙地回答說:
“大人不必憂慮,這一路上山高路遠,可謂是易守難攻。即便是明軍來襲,咱們總還是能撐上一撐,再則我大清上下軍民同心同德,合力抗敵,撐上一陣子應該沒問題。在下怕只怕相持日久,到時,必定為敵所敗啊……”
明珠長嘆道:
“目前可不就是如此,一但明軍騰出手來,到時候只怕……”
搖搖頭,心知王玉坤有話要說的明珠繼續說道:
“只怕我等難以堅持啊!”
從明珠的語氣中探出他的想法的王玉坤便試探著說道:
“既然如此,那大人為何不另尋良策?”
“良策?”
明珠看著王玉坤反問道。
“現在又有何良策?”
王玉坤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藉機喝了口茶,他盤算著明珠會不會聽從他的建議,片刻後,他才說道。
“不知道大人可知道巴布林?”
“巴布林?這如何能不知道,主子最喜歡的就是看《巴布林傳》,當年巴布林以千餘之兵入波斯、串阿富汗,到後來又進印度,征服大半個印度,如此,才開創了現在的莫臥兒帝國,你的意思是……”
大清上下對於《巴布林傳》那部由巴布林自己編寫的傳記都不陌生,他們甚至以此來激勵自己,激勵自身堅持下去,畢竟巴布林當時的境遇,可是比他們慘烈多了。
也正因如此,有很多旗人都把希望寄託在那本書裡。他們總是覺得當年巴布林能夠做到的事情。大清國同樣也能做到,甚至能夠做的更好,畢竟,大清國現在的實力可是比巴布林強太多了。
“大人,既然巴布林可以,為什麼我大清不能呢?咱們既然已經到了這地方,為什麼不能一路向東,出波倫山口,直抵印度,然後在當地像周國一樣,殺出一個地盤。”
這個建議並不是什麼新鮮的建議。這些年類似的建議在大清國可謂是屢屢被人提起,與其說他們是在操心著大清國的將來倒不如說他們是關心自己。他們更願意離明朝遠遠的,越遠越好。相比與西域,印度無疑更遠一些。當然也就更安全了。
他這邊剛一提出,那邊明珠就說道。
“不到萬不得已,咱們不能走那麼遠,畢竟,咱們到了那邊,不過也就是比現在多拖上一些日子罷了,明軍早晚不還是要追過來嘛。”
明珠的回絕讓王玉坤,先是點點頭,然後又嘆了口氣。在表示贊同之餘,又說道:
“其實也不一定。”
“哦?怎麼說?”
“大人您想想,咱們在這地方,為什麼明軍能打過來,不還是因為明軍只要翻過山就能打著咱們,可如果咱們逃到了印度,比如逃到印度腹地,邊不近海,國不鄰明,外邊還有莫臥兒帝國在那裡擋著,再不濟,咱們先和莫臥兒王朝打上一仗,然後再稱臣,只要確保咱們能在那裡有一塊地盤就行,有了一塊兒地盤兒可以立足。這稱臣不稱臣的,不過只是暫時妥協之計,然後,明軍想要打過來,就得先打莫臥兒帝國。如此一來,豈不就多了一道保障,如此才能夠徐徐圖以將來。”
面對王玉坤的建議,明珠並沒有立即說話,只是緩緩說道。
“你說的固然有道理,要是有莫臥兒人為我們擋著大明,倒是多了分保障,只是……以當下的時局看來,目前即便是有人建議離開這裡,恐怕太子也不會同意的,畢竟,咱們南撤,可是皇上的旨意,眼下至少要等到禮親王過來,等大軍匯合不是?”
自從他們南下之後。一直在等待著和禮親王匯合,至於匯合之後要怎麼做?現在還沒有一個說法。事情總得等大家匯合之後再做決定。
可是王玉坤一聽,立即急忙說道。
“大人,要是禮親王到了,到時候,只恐怕大人們說話,怕再也沒有用了!”
“何出此言?”
明珠反問道。
“大人,為什麼禮親王遲遲不領兵來援?為什麼禮親王會按兵不動?別忘了,禮親王也姓愛新覺羅!”
這陣子王玉坤一直在考慮著,為什麼禮親王按兵不動。想來想去也就只剩下這麼一個理由了,畢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