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2章 西出陽關,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
大清國需要時間,對於大清國上下而言,他們甚至希望能夠再等上一陣子,至少再過幾天,這夏糧就收了,沒準還能再收一次糧,再收一次稅捐,可這不過只是痴人說夢罷了。
對於身處蘭州上下的滿清官吏來說,他們所有人都很清楚楚動,他們已經沒有時間了!
當右翼軍越過將靖虜衛(靖遠縣)一分為二的祖厲河向著蘭州城逼近的時候,蘭州城內這會同樣亂哄哄的,一個半月前抵達蘭州,在這些修整的朝廷,再一次踏上了征程。
其實原本的按照計劃,朝廷在這裡休整一段時間後,就要一路向古浪所、向涼州衛,一路朝著嘉裕關西撤,可是誰曾想,因為有遙言稱明軍出現在大松山一帶,威脅到了鎮浪衛,而鎮浪衛又朝廷西撤必經之地,在沒有弄清楚情況之前,倉促離開萬一被明軍半路劫了道,那大清國可就全完了,所以朝廷才一直拖延到現在才從蘭州離開。
“終於要走了!”
騎在馬上的湯斌在家僕收拾行李的時候,忍不住感嘆道。更是在心底暗自祈禱道。
“老天保佑大清,保佑皇上……”
在這麼為朝廷祈禱著的時候,湯斌的臉上盡是感動。當初在明軍出現在大松山的訊息傳來的時候,面對因於蘭州的現況,朝廷中的大多數官員都主張皇上領兵先繞道從西寧衛撤離開,儘管那一路的需要翻越大雪山才能抵達涼州衛,可相比於坐困蘭州,確實是再好不過的選擇。可這麼一來,意味著大多數漢官都要滯留在蘭州,因為皇上是領兵離開,而隨朝廷西撤的漢官大都是文官,暫時自然只能呆在蘭州。
就在漢官們惶恐不安的以為自己要被拋棄的時候,皇上卻沒有同意,而是派出偵騎查探大小松山,在反覆確認安全之後,仍然選擇按計劃離開蘭州,這也讓如湯斌等漢官能夠與其一同離開蘭州,不需要再擔心自己被朝廷拋棄。
其實,一個月前,湯斌就讓僕人買來了幾匹馬,他甚至已經想好了,在皇上離開後,他就騎著馬化妝成普通百姓往鎮浪衛一路西去,大隊人馬會被明軍攔截,可明軍又怎麼可能注意到他們主僕幾人呢?
“孔伯兄……”
騎著馬夾雜在西撤的大隊人馬中,李伯亭看著身邊的湯斌,輕聲說道。
“西出陽關無故人,此次西行之後,那西域只恐再無故人了!”
好友的感嘆讓湯斌笑道。
“怎麼沒有故人?你仁禮老弟,還有明達,奎然不都是故友嘛!”
儘管嘴中這麼說,湯斌還是忍不住朝著東方看去,雖然早就知道已經不可能再回到河南老家,可是他的心裡仍然對老家有些牽掛,即便是在家鄉他湯斌已經名列奸臣碑,為鄉人所不恥的情況下,他仍然會在夢中念及家鄉。
“孔伯兄……”
見湯斌望著東方沉默不語,李伯亭便輕聲問道。
“若是能再來一次的話,你還會這麼做嗎?……”
李伯亭的話聲不大,充其量也就是他們兩人能夠聽到,即便是湯斌自己聽著也有些費力。再加上這車馬喧囂的,除了湯斌之外,倒也沒有人能聽到兩人的對話。
“?”
湯斌先是一愣,隨後反問道。
“仁禮老弟是想問,為兄是否後悔?”
後悔?
這個詞還真是第一次在湯斌的心裡浮現,他先是沉吟片刻,然後搖頭說道。
“仁禮老弟,朝廷對為兄有知遇之恩,若是沒有先帝,沒有朝廷,為兄又焉能有今天,這後悔是萬萬不會的,為兄心中只有一念,報效朝廷,報答先帝,縱是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辭!”
這麼一番信誓旦旦的話語從湯斌的口中說出的時候,沒有懷疑他說的是真話,看著義正詞嚴的湯斌,內心早就悔恨不已的李伯亭只是在心裡長嘆著,他現在是悔之晚矣,反倒是湯斌卻從不曾後悔過。
相比於悔之晚矣的李伯亭,湯斌凝視著東方,凝視著家鄉的方向,良久之後才長嘆道。
“如此大好河山,居然盡數喪於賊寇之手,天下黎民何辜,居然為賊寇所使!實是我等無能啊!對不起皇上,對不起天下的百姓啊……”
這樣的一番感嘆之後,湯斌扭過頭來,雙腿一夾馬腹,便隨著大軍一路往西,那神情堅毅,再沒有絲毫的留戀……
或許湯斌這個喜歡穿破舊官服上演清官秀的‘大清官’對於中原沒有絲毫的留戀,只是一門心思的臣事異族,甘為走狗、奴隸,可是對於曾經以“中原天子”自居的玄燁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