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5章 鍛去浮華仍前行,斬邪問道,底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長卿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攻略音樂。
然後有人表示希望他可以去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只要他去,其他對方都幫安排。
然而跟他親密廝混了一段時間之後,對他較為了解的莉雅卻告訴他,這種高度,恰恰是他最不需要的。
“你可以變成音樂之王,烹飪之神,又或其他什麼,但這些其實對你自己一點益處都沒有。你已經不需要證明什麼,你需要的就是不為什麼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併為此帶來的負面問題埋單。”
好吧,從某種角度講,徐長卿又一次把事情搞砸了。
演奏牛逼到專門有人打飛機過來邀請他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這得好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
他演奏時,現場就跟開音樂會一般,對於這個時代、以及這裡並不算多的人口來說,這就是個奇蹟。
人們願意放下手中的工作,大老遠的跑來,就為了聽聽別人彈琴,這個換成平時說出去都沒人信,可這就是事實,他彈奏的琴聲就是這麼有感染力。
這下想低調也做不到了,也是這個時代的技術發達,音訊捕捉技術到位,再加上後期製作,那音樂已經不能用精美來形容,很多人都是以無限迴圈的模式就那麼一直聽。
文明級別的流行音樂,也早就餓了現象級的焦點關注,自然是低調不能。
而這成了徐長卿跟莉雅分手的契機。
莉雅並不像過這種受萬眾矚目的日子。
他也不想。
但兩人只能犧牲一個,他選擇犧牲自己,作為對莉雅金玉良言的報答。
莉雅不在乎錢又或其他什麼物質的東西,但他還是將那十多首曲子的版權什麼的都贈給了莉雅。
然後離開,消失。這個時代的人肉引擎非常厲害,所以趙大維這個人就此算是失去了大部分再啟用的價值。
莉雅肯定會被騷擾一段時間,但隨著他這‘禍根’消失,一切會冷卻。
這點他很有信心,就群體而言,人類是善忘的。這也算是一種大腦自我保護機制的群體表現。說不上好壞,如果從記吃不記打的角度看,確實不夠好。
在徐長卿看,這種善於遺忘的特徵,已經在人類社會中又一次全面爆發。細說也沒什麼新鮮度,無非是貪腐之類的爛事,以及各種兵戎相見的派系紛爭。頗有種迴圈再啟的既視感。
對於這種現象,徐長卿過去是抱著觀察學習的態度,現在則覺得意興闌珊。他覺得自己已經看到了人類思維模式的天花板。
每個人類,從他呱呱落地、到人格塑形,能有效接受的資訊就是那麼多,這是第一次、也是最效率的成長期。之後的成長就變得緩慢起來,有生理上的影響,也有環境帶來的影響。
總的來說,時間有限,學習能力有限,能夠達成的高度就有限。
且不說那些鑽在象牙塔裡窮經皓首之輩,就是說主流群體,這些人決定了人類社會的整體精神面貌、生態狀況,其意識層面的成長,趨勢就像一朵喇叭花,向上到一定程度,就一下子擴張開,那個擴張點叫成人世界。
進入成人世界,宛如坐船順著河流進入海洋,一下寬泛起來,捕魚效率反而降低,又或,魚類資源太豐富,以至於人們沒有了準譜,迷失在其中。
知識獲取方式的改變,壽元的增進,能解決資訊獲取量不足的問題。
然而,以現有的意識層次,攀爬技術高峰到一定程度就上不去了。
簡單的假設,資訊灌輸法、以及讓人類壽元極大提升的方法,是需要到a級才能獲得的,然而人力只能達到b+的高度。
繼往開來,繼往的過程越來越難,而開來的過程也越來越難,最終被卡到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
在這個位置,主要問題不是學不進去了,而是主流群體不肯學了。莉雅的去科技化就是一個體現。
一個人需要花費大幾十年學習知識,然後才有資格繼續前人的腳步,而他所從事的研究,窮盡一生也未必研究出名堂,能有些小來小去的研究成果就算是不虛此生,而且多半是應用技術,而不是理論技術。
大量的研究人員被卡在各個領域的這個層次,爬不上去,於是另闢蹊徑,把計算機體系加進來幫忙,這其實就是腦力不夠的一個體現。
如果像他主持的神域那樣,也確實能守得雲開見月明,可神域體系是畸形的,是建立在他說一不二,以及奮鬥不息的認知基礎上。
而正常的人類社會要複雜的多。一旦達成了滿足,就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