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果然孫權的判斷換來了蔡吉認同地頷首一笑,"孫郎君言之有理,月氏絕非尋常小國。據孤所知,月氏滅大夏後被西域諸國尊稱為貴霜帝國。"
是的,月氏人的國家並非曹丕所形容的部落小國,而是在後世與漢朝、羅馬、安息並稱這個時代歐亞四大強國的貴霜帝國。公元前162年,匈奴老上單于西攻大月氏,並將月氏王的首級割下帶返匈奴作杯來使用。敗亡的月氏部落一路西遷,來到粟特,即後世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澤拉夫尚河流域,並臣服於當地的巴克特里亞王國。
巴克特里亞在《史記》中被成為大夏,是一個從塞琉西王朝分裂出的希臘化國家。而塞琉西王朝的淵源則可上溯到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不過悠久的歷史沒能保住巴克特里亞的國運。公元40年代末,月氏貴霜部首領丘就卻趁巴克特里亞王病卒,國勢力大衰之機,舉兵南下滅巴克特里亞,並在當地建立了貴霜王國。丘就卻作為開國君主被尊稱為迦德菲塞斯一世。之後貴霜王國一路南征北戰,其疆域從後世的塔吉克一直綿延至裡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頂峰時擁有人口百萬,士兵二十多萬,乃是名副其實的中亞大國。那怕是那個像龍套一樣被班超打敗。連名字都沒在中國史書中留下的"月氏王",依舊在中亞被尊稱為索特爾.麥格斯,即"偉大的救世主"。
此刻的蔡吉覺得有必要讓眼前兩個少年瞭解一下天朝以外的世界,於是又跟著解說道,"據西域商賈所言,貴霜國據地千里,丁口百萬,帶甲十萬。乃西域大國。貴霜國曆代國主皆信佛。傳其國主迦膩色伽曾於國都富樓沙(巴基斯坦白沙瓦)請五百高僧舉佛典。其國內更是廟塔林立,甚至有浮屠像高十丈有餘,金面藍衫身,慈眉善目。栩栩如生。"
蔡吉一席有關貴霜國的介紹,令曹丕和孫權聽得津津有味。以貴霜國據地千里帶甲十萬的國力雖遠不如鼎盛時期的大漢,但放在現下的中原倒也算得上一方大諸侯。而那高達十餘丈的大佛更是令兩人瞠目結舌。這也難怪,畢竟那怕是在一千八百年後,巴米揚"東大佛"依舊是世界級的奇觀,是希臘式佛教的代表作品。只可惜在蔡吉穿越到東漢之前,這一奇觀已被塔利班炸燬。
不過眼前的兩個少年並不知曉大佛會在千年之後遭難。就見孫權以心馳神往地口吻感嘆道,"貴霜國為浮屠如此大興土木,必能引得西域佛國萬邦來朝。"
此時的曹丕也回過味來。喃喃自語道,"難道貴霜國欲以浮屠染指中原?"
蔡吉聽罷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兩漢三國時,中原的外國僧人半數以上來自貴霜領地,而此時又恰恰是貴霜帝國的鼎盛時期。若說兩者沒關係,實在讓人難以信服。正如後世的大航海時代,歐洲諸強每每都以傳教士為先鋒開闢新疆域。大約這就是所謂的"軟實力"。
只是歷史證明再絢爛的軟實力終究還是需要有過硬的硬實力來支撐才行。想到貴霜帝國最後的下場,蔡吉嘲諷地搖頭道。"貴霜國主迦膩色伽或有此心,然其國力有限,怕是撐不起此等大場面。"
"齊侯何出此言?"孫權好奇地追問道。
蔡吉回頭看了一眼正在地頭思考的曹丕,一字一頓道,"勞人力於土木之功,奪人利於金寶之飾。"
曹丕猛然抬起頭,"盛極而衰。"
"正是如此。"蔡吉滿意地點了下頭。就像曹丕說的那樣貴霜帝國在迦膩色伽一世手中達到頂峰,同時也在他手中走向衰落。無論迦膩色伽一世是真痴迷佛教。還是想利用佛教助貴霜帝國向外擴張。迦膩色伽一世對佛教的付出都已超過了貴霜帝國的極限。更毋庸說其還地處被後世稱為"帝國墳場"的阿富汗地區,一旦國力顯出疲態,周遭的遊牧部族必會趁虛而入。
事實上就在蔡吉穿越到東漢之前的兩年間,貴霜帝國的末代君主韋蘇提婆已然登基。倘若歷史沒有發生變化的話,貴霜帝國將在此君手中分裂成若干個小國。所以蔡吉並不擔心會有外國勢力借佛教染指中原。相反她還大有借貴霜國動亂之際,從中亞收集古印度以及古希臘文獻的想法。甚至學後世的唐朝以佛教控制西域千里佛國也是未嘗不可。
那曾想還未等蔡吉將心中想法說出口。孫權已搶先一步拍腿叫道,"貴霜能以佛號令諸胡,大漢也可借佛統轄西域。"
"貴霜之鑑由在眼前,漢家豈可重蹈覆轍。"曹丕辯駁道。不過他這並不是為了同孫權較真,而是真心覺得用打腫臉充胖子的手段來誘使萬邦來朝,實在是得不償失。
孫權自然也是不甘示弱。吳地此時偶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