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節 又一枚首級,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他異族更接近於中原的漢人。例如扶余人崇尚玉器,扶余王以玉匣為棺。此外扶余和中原一樣喪居之時,無論男女皆穿素色的布衣,去配飾。死者則需殯在屋內三年,擇吉日而葬。父母及丈夫過世時,需服喪三年,兄弟三月。下葬時要將死者生前的服玩車馬一同陪葬,最後積石為封,種植松柏。所以在蔡吉看來扶余人可能真是古時從中原遷徙到遼東的炎帝后裔,只因長期與本地的漁獵民族混居才逐漸胡化了。
想到這裡蔡吉便朝唐鎣頷首示意道,“宣。”
唐鎣得令後不多時就將自稱為扶余使節的五個男子帶到了觀刑臺前。但見為首之人年約三十,身穿白底錦繡金銀朝袍,頭著如弁折風,腰配玲瓏玉飾,一見蔡吉便用熟練的漢語躬身行禮道,“扶余大加麻餘見過大將軍。”
蔡吉雖在官渡之戰後被天子封為大將軍,但考慮到之前連續幾任大將軍皆沒有善終,故而極少有人稱蔡吉為“大將軍”。此刻眼見身處關外邊地的扶余使節竟還知道自己有這麼一個封號,再聯想到現任的扶余王尉仇臺曾先後在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永和元年(公元136年)、延熹四年(公元161年)、永康元年(公元167年)、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多次遣使朝貢,並出兵配合漢軍征討高句麗、馬韓與穢貊。想來扶余王與中原的聯絡可能遠比自己想象中的要緊密。於是蔡吉不禁再次打量了一番面前的使者,繼而饒有興趣地開口問道,“扶余王派卿來此可是替公孫氏宣戰乎?”
蔡吉的這聲質問可謂是字字誅心,但自稱為麻餘的使節卻並沒有因此而被嚇道,就見他直起身子義正詞嚴地向蔡吉拱手道,“公孫康聽信奸佞之言起兵謀反,已被吾王誅殺,還請大將軍過目。”
麻餘的話音剛落,站在他身後的另一個副使訓練有素地將手中的匣子當眾揭了開來。
望著那匣中之物,蔡吉的眼皮不由自主地跳了一下,心想,“又是一枚首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