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七節 兩遼定局,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匣內的首級雙目圓睜,牙關緊咬,扭曲的遺容上寫滿了憤慨與不甘,粗看之下倒也像是公孫康。不過由於蔡吉僅在望樓上遠遠見過公孫康幾次,加之先前又曾被郭圖擺過一道,因此無論是蔡吉還是田疇等幽州本地人士一時間都無法確定首級的真實身份。於是未免再次擺烏龍,不敢大意的蔡吉當即便命人招來公孫軍俘虜認屍。畢竟被齊軍扣下的俘虜都是公孫軍中將校一級的人物,就算不與公孫康特別相熟至少也不會認錯自家少主。

不多時幾個神情頹廢的男子便被帶到了觀刑臺前。然而當他們看清匣中首級的面目之後,所有人的神情都在瞬間為之一變。就見先前曾質疑過蔡吉的虯髯男子撲通一聲就跪在首級前厲聲疾呼,“少主!”其餘諸人亦是跟著一同捶胸頓足嚎哭不已。

見此情形蔡吉回頭與田疇等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心中也不再有所懷疑,轉而唏噓一嘆,“咳~公孫氏父子乃一方豪傑,若非聽信讒言,又豈會落得今日眾叛親離田地。”

底下的俘虜聽蔡吉這麼一說,一個個將憤怒的視線投向了一旁的扶余使節,顯然現場唯一能與公孫家扯得上姻親關係的只有眼前的這群扶余人。但見那虯髯漢子豁然起身指著扶余使節破口大罵,“狗輩!吾家主公與扶余王結有姻親之盟!爾等竟取吾家少主首級邀功!”

面對虯髯漢子的質問以及周遭公孫部部眾憤怒得近乎要殺人的目光,一干扶余人紛紛心虛地低下了頭,唯有主使麻餘面不改色地反駁道,“公孫康於席間欲行刺吾王,吾等將其誅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公孫康刺殺扶余王?好一番令人熟悉的說辭。蔡吉記得依原有歷史的記載。公孫康在斬殺了袁熙、袁尚兩兄弟後,也曾有傳言說是袁尚先與其兄密謀,“今到,康必相見,欲與兄手擊之,有遼東猶可以自廣也。”當然死人是無法為自己辯駁的,就像此刻公孫康行刺扶余王的說法也僅是扶余人的一面之詞。現在唯一能夠確信的事是扶余王確實送來了公孫康的首級。所以相比公孫康的真實死因。此刻的蔡吉反倒是對眼前的這位扶余主使更感興趣一些。

照史書記載現任扶余王尉仇臺死後。王位由位居繼承,但由於位居沒有嫡子所以位居死後扶余諸部推舉其庶子麻餘繼位。蔡吉不清楚此麻餘是否就是彼麻餘,不過從對方言談舉止可以瞧出此人非等閒之輩。順著扶余人的節奏行事也不見得是個好事。於是在心中暗自計較了一番後。蔡吉便向那個正在同麻餘怒目而視的虯髯漢子張口問道,“將軍如何稱呼?”

“在下卑衍。”虯髯漢子趕緊回過身朝蔡吉叩拜求情道,“懇請齊侯允衍收葬少主。”

卑衍?這個名字好生熟悉……是了,景初元年(237年)。公孫康之子公孫淵在遼東自立為燕王。次年,時任曹魏太尉的司馬懿奉命領軍討伐公孫淵。公孫淵聞訊後遂派遣帳下大將卑衍、楊祚出擊。卑衍與楊祚屯兵遼隧被司馬懿將軍胡遵擊破。兩人夜走襄平又與司馬懿軍相遇於首山。最終卑衍死戰。楊祚投降,司馬懿得以進軍造城下,一舉殲滅了盤踞遼東三代的公孫家。

話說有關卑衍的記述雖只有寥寥數語,但他好歹也算是三國末期遼東的一員大將。並且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還為公孫家戰鬥到最後一刻,想來也是個忠義之士。對於人品過關能力還行的武將蔡吉向來都是來者不拒。更毋庸說蔡吉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為難卑衍等人。於是乎。下一刻就見蔡吉大方地頷首道,“爾等帶首級回玄莬吧。”

卑衍顯然沒料到面前的女諸侯竟如此爽快地答應了自己的請求。好不容易回過神來的他先是二話不說衝著蔡吉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跟著便三步並作兩步地衝上前從扶余人的手上奪過了裝有首級的匣子。

眼瞅著手捧首級離開刑場的卑衍以及其他幾個連連謝恩的俘虜,包括麻餘在內的一干扶余人那個臉色真叫是一陣紅來一陣白。不過這位年輕的扶余主使很快就收斂起了臉上的尷尬神色,轉而朝蔡吉拱手奉承道,“齊侯寬厚仁慈,實乃遼東百姓之福。然只怕玄菟公孫家不肯就此善罷甘休。”

蔡吉素手一揮打斷了麻餘略顯粗糙的挑撥,轉而不鹹不淡道,“孤聞公孫康子嗣尚幼,其弟公孫恭為人謙和、明理。孤相信恭在得知其父非孤所害後,定會與孤化干戈為玉帛。”

耳聽得堂上女子如數家珍地分析玄莬公孫家的情況,麻餘的鬢角冒出了點點冷汗。其實扶余王此番誅殺公孫康除了向蔡吉示好邀功之外,多少也存了點借齊軍之力擴張地盤並壓制高句麗的心思。正如蔡吉所言公孫康的兩個兒子如今一個剛學會走路,一個則尚在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