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節 漳水大營,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仁一行三百餘人抵達漳水大營之時已是晌午時分。遠遠就見大營行轅前彩旗招展,儀仗林立,領隊一員武將白馬銀甲,赫然正是虎威將軍趙子龍是也。曹仁早年隨曹操東征呂布時曾與趙雲有過幾面之緣。此刻熟人相見,曹仁當即韁繩一抖縱馬上前熱絡地招呼道,“子龍將軍,別來無恙?”
趙雲趕緊抱拳還禮,“見過子孝將軍。”
“子龍恁地多禮。”曹仁自來熟地哈哈大笑,跟著又回過身向司馬朗引薦道,“伯達,此乃齊營第一戰將趙子龍是也。”
“議郎司馬朗見過子龍將軍。”司馬朗拱手一揖,朗聲讚道,“久聞子龍將軍一身是膽,今日一見果然姿顏雄偉。”
“謬讚,謬讚。”趙雲連聲謙遜之餘,目光恰巧正掃到在隊伍後面陪同諸葛亮的陳到身上。想起昔年與陳到、許褚攜手大戰呂布的過往,趙雲頓覺胸口一熱,抱拳朝陳到招呼道,“叔至將軍。”
陳到並沒有拍馬上前同眾人敘舊,而是守在諸葛亮身旁微笑著拱手向趙雲還禮。曹仁見狀神情不禁有些尷尬,倒是一旁的司馬朗及時扯回話題道,“子龍將軍,齊侯與吳侯安在?”
趙雲經曹仁如此一提醒,方才回過神來,揚手相邀道,“齊侯與吳侯在校場閱兵,諸君請隨雲來。”
“那便有勞子龍將軍也。”言罷曹仁與司馬朗雙雙一夾馬肚領著大隊人馬在趙雲引導下浩浩蕩蕩地走進了漳水大營。
漳水大營分上下游兩部分,齊軍駐紮在上游,吳軍駐紮在下游。之所以會如此分配,是因為齊軍營寨佈局合理,軍法嚴明。絕不會出現糞水四溢、垃圾遍地的腌臢事。此外出於儲存實力的小心思,孫策和周瑜一致提議在齊營接待前來拜訪的曹仁等人。蔡吉倒是大方地接下了這一“長臉”的任務,為了迎接曹仁等人,她特地調撥了五百鐵甲騎手沿轅門到校場一路排列成一條半里長的甬道。
事實證明,蔡吉這一手效果還真不錯。這條甲士甬道給曹營文武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曹仁和司馬朗一開始還想保持矜持,但越走到後面神色便越是凝重。須知作為一個坐擁幽、冀二州的大諸侯。蔡吉挑出五百匹駿馬組成騎兵甬道本不足為奇。但是這五百匹戰馬在一大票陌生兵馬透過時。始終保持整齊的佇列卻是實屬不易。這說明眼前這五百騎兵皆訓練有素,絕非臨時拼湊的烏合之眾。
然而正當眾人的目光被兩旁高頭大馬、衣甲鮮明的騎兵深深吸引之時,混在隊伍中間的諸葛亮卻是透過林立的長槍與飄揚的旗幟。努力觀察著齊軍的營地。但見兩側排列整齊的營帳旁各色武器被堆疊得井然有序。空氣中雖飄散著馬糞的臭氣,但目光所及的角角落落並未出現成堆的糞便。諸葛亮由此判斷蔡吉治軍應該十分嚴苛。但當他想要進一步勘查齊軍營房佈置時,卻發覺自己的視線被戰馬和騎手擋掉了大半,實在是難以一窺究竟。這使得諸葛亮忍不住暗自揣測——蔡氏以甲士為甬道。耀武揚威為假,遮掩營盤為真。
且就在諸葛亮腹誹蔡吉之時。前方忽然傳來了一陣熱烈的歡呼。原來眾人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走完甬道來到了齊軍的校場前。但見校場坐北朝南處聳立著一頂由八杆鐵槍支起的氈帳,氈帳兩側分立兩杆大纛旗,一繡“蔡”字,一繡“孫”字。氈帳下蔡吉與孫策、周瑜等人分坐在胡床上。正目不轉睛地觀看著校場上的比武。
就見校場中央兩員處於對峙中的戰將,一人著赤色胡褶服,燕頷虎鬚。操長矛;一人著綠色胡褶服,細腰乍臂。持鐵槍。剛才的歡呼聲顯然是場邊的齊吳將士在為這兩位武士打氣造勢。而身為當事人的比武者卻是絲毫不為周圍嘈雜聲所擾,雙雙氣凝如山擺出蓄勢待發的架勢。
歷經過大陣仗的曹仁一眼就瞧出場上二人皆是堅毅彪悍之士,絕非尋常花拳繡腿之輩可比擬。於是他當即心念一動指著場上的比武者向趙雲問道,“子龍,場上二人如何稱呼?”
趙雲逐一介紹道,“赤衣者乃吳軍破賊校尉凌操,綠衣者為齊營奮武將軍李達。”
其實趙雲還漏了李達另一個更為重要的身份,那便是天子親賜的羽林中郎將。這不,趙雲的話音剛落,司馬朗就立馬介面追問道,“李達?可是羽林中郎將李智深?”
趙雲頷首,“正是。”
“智深將軍與大公子亦有私交。”曹仁為拉關係再次補充道。
趙雲聽罷曹仁所言卻是忍不住微微皺了皺眉頭,因為在他的印象中李達對曹操父子素來恨之入骨,實在不像是與曹昂有私交的樣子。不過還未等趙雲提出質疑,一旁的司馬朗已然手捻長鬚提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