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節 漳水大營,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既然如此,未免打擾二位將軍比武,餘等還是在旁稍候片刻,待勝負分出後再拜訪齊吳二侯。”

司馬朗此話正合趙雲、曹仁之意。於是一干人等便暫時守在校場邊與周圍的齊、吳兩軍將士一同觀看場上的比武。此時就見李達猛然爆喝一聲,右足發力,身子前衝,長槍猶如蛟龍出世,筆直擊出,槍尖銳嘯,直逼凌操面門。凌操卻是巍然不動,猿臂輕掄,長矛似極緩地一轉,指向李達左肩,可才轉到三成,長矛驟然加速,好似銀線一般繞上了李達的長槍。

曹仁見吳將凌操沉著冷靜後發制人,不由地回頭看了一眼趙雲。卻見觀戰中的趙雲神態自若,絲毫不為所動。“難道李達尚有後招?”

不等曹仁將疑問說出口,急刺中的李達槍勢陡然一頓,讓在旁觀戰的眾人紛紛到抽了一口冷氣。而已纏上了槍桿的長矛卻沒能收住手,向右暴突而出,凌操大喝一聲。身子往後猛仰,幾與地平,終將長矛握住了。可李達已趁這一空隙搶進內圈,槍尖上指,似蟒蛇出洞般直噬凌操咽喉。

凌操豈肯坐以待斃,但見他手腕一轉,長矛尖頭劃出一個渾然無缺的圓弧。直點李達面頰。李達急忙收回長槍。槍尾擊在矛頭上。只聽“滋啦”一聲,兩件兵刃磨出一道刺耳的悶響,直振得人耳膜難受。

不過還未等眾人捂上耳朵。場中勝負儼然已決。且見凌操向後摔退數步,手中的長矛矛尖斷飛不知所終。李達臉上青紫了一塊,隱隱泌出血來。不過李達手上的長槍完好無損,倘若此刻他再上前一步。自可至凌操於死地。當然校場比武講究點到為止。所以李達旋即收起長槍衝著凌操抱拳道,“承讓。”

凌操棄了手中沒頭的長矛。忙回了一禮,“李將軍技高一籌,凌某甘拜下風。”

這場比試雖短得差不多剎那便畢,卻是驚險萬分。奪人魂魄,直叫場邊的看客看得熱血沸騰,叫好連連。倒是場下的玲蘭見李達臉頰被擦傷很是心疼了一番。卻又羞於在大庭廣眾下示愛,只得守在角落裡以自豪而又疼惜的心情注視著心上人站在校場中央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趁贊。

與此同時。眼見李達與凌操皆無大恙,看臺上蔡吉亦是長舒了一口氣。要知道剛才有那麼一刻她還真以為李達要與凌操同歸於盡了呢。不過考慮到真實戰場上凌操出手不會有所顧忌,蔡吉最終命人奉上美酒、錦緞送於二人,並朗聲宣佈,“二位將軍勇冠三軍,今日一戰,不分勝負!”

蔡吉此舉明顯是在偏袒凌操,可孫策卻是毫不領情地揚手嚷嚷道,“文武第一,武無第二。世人皆知齊營第一戰將乃子龍將軍,不若便由孤上場與之切磋一二。”

眼瞅著孫策大有脫了袍子上場與趙雲大戰三百回合的架勢,蔡吉頓覺一陣風中凌亂。好在正當她尷尬之際,周瑜及時出面規勸孫策道,“伯符,曹使已到場,比武之事稍候再論。”

孫策聽罷周瑜所言,瞥了一眼在不遠處等候多時的曹仁等人,方才勉為其難地點了點頭。對於孫週二人之間這種亦臣亦友的交流方式蔡吉早已見怪不怪。在她看來性格輕狂的孫策就像一柄鋒芒畢露的利劍,需要有周瑜這樣一位穩重的友人作為劍鞘保護他不傷人傷己。

隨著周瑜勸住孫策,蔡吉扭頭向身後的侍從低聲吩咐了幾句。不多時趙雲便引著包括曹仁、司馬朗、諸葛亮、陳到、馬良在內的一行十來人來到了氈帳前。就見領頭的曹仁和司馬朗雙雙並肩上前朝蔡吉與孫策躬身行禮。

“徵南將軍曹仁見過齊侯,見過吳侯。”

“議郎司馬朗見過齊侯,見過吳侯。”

孫策神情倨傲地冷哼一聲算是回應了曹仁與司馬朗。蔡吉則面帶微笑著向二人頷首道,“二位不必多禮。孤聽聞此番司馬議郎與孔少府一同攜旨南下,怎不見孔少府?”

耳聽蔡吉問起孔融,司馬朗只得苦笑著替自己那位固執的同僚圓場道,“孔少府水土不服,未能前來覲見,還請齊侯見諒。”

蔡吉聽罷司馬朗的解釋,想起昔日孔融與自己之間積怨,不由無奈地笑了笑,並沒有同其較真下去。事實上,相比鬧彆扭的孔融,蔡吉對眼前的司馬朗更感興趣一些。畢竟歷史上正是司馬朗篡了曹家的江山,進而實現三國歸晉一統天下。雖然司馬朗在史書上一直以忠厚仁德的形象示人,但從其積極參與分封一事上來看,想來這位“司馬八達”之首亦非等閒之輩。此外蔡吉也對目前蟄伏在許都的司馬懿頗感興趣,併為司馬仲達未能南下而深感遺憾。要知道蔡吉這一路上可沒少腦補司馬懿充當曹使與諸葛亮對峙的動人場景。

然而此時的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