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昨日在書房中賈詡曾問蔡吉“可知成事關鍵在何處”,最後得出的答案是吳碩。因為蔡吉自信可以用分封諸侯來促使孫策、曹昂乃至劉備互相妥協,以實現四家分封奉漢帝為共主的格局。但她卻無法保證作為帝黨的吳碩接受得了“分封諸侯,以藩屏漢”的提議。要知道劉協現在雖然只是個傀儡皇帝,但在理論上他還是有翻身中興的機會的。而劉協一旦分封諸侯則等於是將祖宗傳下的基業拱手相讓給了外姓人。

誠然無論是出於歷史的記載也好,還是劉協本人在這個時空的表現也罷,都讓人覺得許都的那位漢天子不像是能中興漢室的模樣。卻並不代表劉協身邊的帝黨就會甘心放棄復興大業,轉而輔佐這位有名無實的漢天子效仿周室偏安一隅。倘若吳碩因此而固執地拒絕同蔡吉合作,或是陽奉陰違故意拖延時間致使蔡吉錯過時機,那可就麻煩了。

好在之前的衣帶詔事件極大地打擊了帝黨的勢力,以董承為首的死硬派更是已被曹操屠戮殆盡。蔡吉相信那些血腥的過往應該能讓吳碩看清現實,從而替天子作出更務實的選擇。另一方面未免刺激到吳碩身為漢臣的自尊心,蔡吉一開始並沒有將孫權介紹給吳碩,而是屏退左右同吳大夫先來個單獨會面。

不過待兩人坐定一番寒暄過後,倒是吳碩先將一隻小巧玲瓏的檀木匣子擺到了蔡吉面前,“臨行前陛下託老夫將此物帶給齊侯。”

蔡吉伸手接過匣子開啟一看,就見匣中靜靜地躺著一枚色澤醇厚的美玉,正是昔年她在雲臺殿內贈予劉協的那枚玉佩。剎那間往事就想潮水一般湧上了蔡吉的心頭。那時的劉協意氣奮發,對大漢和他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而蔡吉本人也曾一度以為自己的介入能改變劉協的命運。然而那位漢家天子之後數年的表現卻是令她深感失望。劉協既沒有接受她的進言在曹操面前忍辱負。也沒抵住董承等人的鼓動,最終還是像原有歷史記述的那般倉促行動一敗塗地。正如後世所言性格決定命運,或許劉協性格之中就是缺了一份韌勁使得他註定無法成為一箇中興之主。

不過在透過玉佩追憶往昔的同時蔡吉倒也沒忘會見吳碩的目的。此刻但見她如接聖旨一般將手中裝有玉佩的木匣高舉過頭頂,恭恭敬敬地頂禮膜拜道,“臣蔡吉聽候天子差遣。”

眼見蔡吉時值今日還對天子如此恭敬,吳碩頓時鼻子一酸哽咽道,“齊侯真乃大漢忠良!忠良也!”

吳碩老淚縱橫的模樣讓蔡吉心裡一陣汗顏。心虛之下她連忙收起匣子探問道。“吉當不得此謬讚。卻不知天子有何聖諭?”

面對蔡吉的詢問吳碩趕緊擦了擦眼角的濁淚。跟著唏噓道,“不瞞齊侯,老夫此番來訪乃是受曹子修所託。來向齊侯求援解救其父。曹子修恐齊侯推脫,命老夫入宮向天子求旨。天子便賜下此玉,言齊侯見得此物必會救駕。”

見得此物必會救駕——蔡吉細細回味著劉協的口諭陷入了沉思。吳碩所說的情況與蔡吉之前的判斷相差無幾。吳碩明面上的身份是曹營的特使,暗地裡則是替劉協傳旨的欽差。當然曹昂應該也料到劉協會趁機向蔡吉求援。但他顯然預設了劉協與吳碩的小動作。也就是說曹昂儼然已經做好了出讓天子的打算。對於蔡吉而言這當然是樁利好的訊息。但相比曹昂,劉協的反應卻是有些耐人尋味。

本來依蔡吉的判斷劉協多半會抓住曹操受困荊州的機會。發血詔歷數曹氏父子的罪狀進而命她入京勤王。誰曾想這一次劉協竟僅讓吳碩帶了一枚玉佩來求她兌現當年的承諾。不可否認劉協這一手確實是比一紙洋洋灑灑的血詔更能打動人心。換做其他沒有準備的諸侯此刻多半已被裹挾著照吳碩的思路行事了。然則對於蔡吉而言劉協此舉倒是給了她發揮的空間。於是就見蔡吉微微簇起了眉頭假意為難道,“救駕之事,事關重大,大夫可有章程?”

蔡吉這話還真叫是問住了吳碩。對於現下紛繁複雜的局勢吳碩心裡其實也沒個底。所以他只得斟酌著回應道。“曹子修欲以天子換其父。然則劉玄德與孫伯符皆有迎奉天子之志,各懷心計,互不相讓。故還需齊侯出面調停三家紛爭。”

吳碩所說的情況與蔡吉掌握的情報相差無幾。說白了就是劉備和孫策都想將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目前是劉備搶得先機將曹操困在了當陽。於是心有不甘的孫策便出手拖後腿阻撓劉備得到天子。同樣的倘若劉備與孫策易位處之。相信那位劉皇叔也不會善罷甘休。畢竟有曹丞相這塊金玉在前,但凡有點實力有點野心的諸侯都會對漢帝垂涎三尺。然而天子只有一個。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者的也僅有一家。正所謂此一時彼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