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擔憂地向蔡吉探問道,“主上真決心迎奉天子?”
隨著郭嘉開口,賈詡也將目光投向蔡吉。說實在的蔡吉剛才處理李達的方式讓賈詡頗為失望。在他看來蔡吉可以學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但前提是她的嫡系必須只忠於她一人。否則天子駕臨青州之日便是齊營分裂之時。事實上賈詡先前一直反對蔡吉出兵勤王,就是看準了她無法壓制住漢室。可蔡吉卻始終抱著與曹操一爭高下的心氣。而郭嘉也認定他的主上能擔此大任。賈詡自知無法說服二人,便順水推舟地提出了“奉詔勤王”之策。如今郭嘉似乎已然認識到了問題所在。卻不知對面的女諸侯是否也有此自知之明。
“孤不會迎奉天子入青州。”蔡吉搖了搖頭道出了自己的決斷。其實用不著郭嘉和賈詡提醒,蔡吉也知她的身份存有缺陷。不適合迎奉天子。更何況劉協已然成年,再搞“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只會讓她成為眾矢之的。
蔡吉此言一出。賈詡頓時暗暗鬆了一口氣。可另一個問題又擺在了他們的面前,那便是如何安置天子。就目前來看劉備和孫策皆對許都的天子垂涎三尺,但這兩家的實力卻是連蔡吉都不如。試問眾諸侯中最強的曹操都尚且處理不好同天子的關係,憑劉備和孫策的那點威望又如何壓制得了漢室?
所以照賈詡的想法,蔡吉最穩妥的路子便是出兵救下曹操,讓天子繼續留在許都做傀儡,並以此換取齊王之銜。列土分疆,成就一方霸業。當然還有一條更“毒”的路子,那便是出面調停曹、劉、孫三家的混戰。讓曹昂用天子換回曹操。而無論劉備、孫策任何一方得到天子,為拉攏蔡吉支援都會滿足她列土分疆的要求。而成功迎奉到天子的一方,用不了多久便會同朝廷產生矛盾。到那時會蔡吉就又能以勤王的名義號令天下諸侯南下清君側了。
考慮到先前曹、蔡兩家間的種種不快,以及曹家父子天怒人怨的名聲。賈詡決定先用毒路子試探一下蔡吉的底線。“主上可是要出面調停三家紛爭,助天子另擇王畿?”
王畿指的是帝都周圍千里的地域。賈詡的本意是問蔡吉打算將漢帝這隻燙山芋丟給誰。可蔡吉對於“王畿”二字卻有著另一番見解。但見她慢條斯理地頷首道
“文和公言之有理。天子成年已久,是該另擇王畿親政也。”
賈詡顯然沒料到蔡吉竟會順著他的話頭提出讓天子親政。乍一聽起來這個提議十分荒謬。因為歷經曹操多年架空之後,劉協早已成了泥塑木雕。就算這會兒的曹昂放手讓劉協去親政,漢天子的政令怕是也出不了王畿。且慢!王畿…親政…莫非是…
“主上可是要天子效仿周制,分封諸侯、以藩屏漢?”思維敏捷的郭嘉先賈詡一步道出了蔡吉的意圖。
而蔡吉聽罷郭嘉所言,亦是報以嫣然一笑,“知孤者奉孝也!”
賈詡雖曾建議蔡吉透過分封來鞏固統治。卻料想不到眼前的女子竟比他這個毒士還要膽大妄為。須知賈詡所謂的分封指的是“封國制”,其目的旨在為蔡吉的後代謀得對封國的繼承權。從而鞏固蔡吉的統治。而蔡吉此刻認可的“分封諸侯、以藩屏漢”,原話是“分封親戚、以藩屏周”,指的是周武王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在此制度下一個個諸侯國成為對一方土地進行統治的據點,它們對周王室也起到拱衛的作用。
兩者固然都叫“分封”卻有著本質的區別。漢朝的分封皇帝與封臣之間的關係是“君臣”。而周朝的分封周王與各諸侯之間的關係是“共主”,即首領與盟友的關係。此外自打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中原地界上便再無共主之說。因為皇帝不會容忍封臣與其平起平坐,而封臣一旦有機會染指皇權必會取而代之。
此刻眼見蔡吉有意恢復先秦時期的共主制,賈詡和郭嘉心裡都沒什麼底。因為他們不知道一旦復古之後,天下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是像東周時那般維持表面上的統一?還是令天下陷入更為混亂的戰國時代?
面對著眼前比自己還沒底線的女娃兒,賈詡乾脆不再遮掩,直接挑明道,“主上心中既無漢室,何不將劉協送與劉備、孫策,待其反目後,再以勤王之名興師討伐?”
耳聽賈詡提出禍水南引之計,蔡吉由不得微微蹙起了娥眉。作為一名穿越者蔡吉有著比賈詡、郭嘉更為強烈的統一情緒。但她也同樣清楚以她目前的實力暫時還無法阻止天下分裂的趨勢,唯有繼續積蓄實力才能在未來力挽狂瀾改變歷史程序。所以自打那次賈詡提議分封之後,蔡吉便開始認真琢磨起分封的優劣以及該如何達成分封來。可依賈詡此刻之計,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