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十一節 奉天子南下,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且就在曹操被關羽打得丟盔卸甲倉皇而逃的關頭,坐鎮廬江的曹仁卻被孫策、周瑜左右合圍堵在了蓼縣進退不得。話說蓼縣的規模雖不大,也算不上什麼軍事重鎮。但此城毗鄰淮河之濱,它的對岸便是汝南郡的地界。如果不將盤踞在蓼縣的這支曹軍消滅,孫策顯然是無法安心揮師挺進中原的。
八月的淮河正值恣意肆虐汛期,眼見連續數日的大雨致使河水上漲,孫策不由心念一動乘天放晴拉著周瑜一同沿淮河勘察,想要找一出合適的位置決堤放淮水淹蓼縣。不過兩人馳騁了數里之後,周瑜卻始終沒有發話。惹得心急的孫策忍不住勒馬追問,“公瑾,如何?”
周瑜十分乾脆地搖頭道,“水位不夠。”
“嘖…”孫策失望地啐了一口唾沫賭氣道,“早知如此,還不如由策去截曹操!省得縱虎歸山!”
周瑜與孫策的關係親如兄弟,私下裡可謂是無話不談。所以此刻面對孫策略顯孩子氣的抱怨,周瑜非但沒有皺眉,反倒是笑著反問道,“看來伯符對華容一戰頗為不滿?”
孫策胸脯一拍朗聲自誇,“那是當然!若策出馬定能取曹賊項上人頭!豈會如關羽那般無能,放跑曹賊,徒增笑料!”
周瑜倒是沒有附和孫策責怪關羽放走了曹操,而是繼續饒有興致地問道,“若伯符取下曹操首級,當如何行事?”
孫策揚手一指北岸,意氣奮發道,“自是渡河北上,直搗許都!”
“取下許都後呢?”周瑜又問。“可是要留在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
耳聽周瑜提起“挾天子以令諸侯”,孫策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鬚,低頭思慮道,“不妥。孫氏基業在江東,當奉天子南下才是。”言罷孫策抬起頭,就見周瑜正笑吟吟地看著自己,虛心之下他連忙小心翼翼地探問道。“策可有說錯?”
“伯符所言。字字珠璣,豈會有錯。”周瑜一個抱拳欣然頷首道。
挾天子以令諸侯固然是風光無限。然則倘若挾持者本身實力不濟或是根基淺薄,非但無法號令諸侯。反倒是會引火上身。昔年的董卓、郭汜、李傕等人正是貪圖在洛陽、長安享樂,以至於遠離西涼,方才成了無根浮木,最後被人逐一擊破。而曹操則十分明智地將天子遷到自己的勢力範圍之下。從而得以成功控制天子,並借朝廷的名義大肆招攬名士。或是利用朝廷的封賜挑撥諸侯間的關係。
孫策要想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自然也不能免俗。只是荊州、揚州的位置終究太過偏南,一但將天子遷離中原漢庭的影響力必然會大打折扣,甚至引起中原人士的反感。不過這對本就計劃“二分天下”的周瑜而言並不是問題。而此刻最令他深感欣慰的是孫策此番思考完全是從大局出發。並未受虛名影響。這便意味孫伯符儼然已從一介武將成長為了一名真正的諸侯。
周瑜的認可亦是令孫策喜不自勝。不過他轉念一想,又有些不解地追問道,“既然如此。公瑾當初為何要讓劉玄德去截曹賊後路?”
對於孫策的一番疑問,周瑜自是早有準備。就見他撫摸著馬鬃悠然笑道,“孫子有云,窮寇勿迫。曹操此番雖深受重創,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假以時日曹氏大軍必蜂擁南郡解救曹操。劉玄德素來以漢宗室自居,此等討賊重任便交由皇叔擔負也。”
周瑜說到最後一句話帶上了幾分譏諷與戲虐的口吻。孫策更是毫不客氣地冷笑道,“織蓆販履之輩也敢稱自稱皇叔?”
原來自打天子發出衣帶詔後,坊間便有傳聞說天子在詔書中認劉備為皇叔,命其出兵救駕。然而絕大多數的諸侯都對這一傳聞嗤之以鼻。這一來是因為衣帶詔早已不翼而飛,其中內容根本無法考證。二來嘛,一旦承認劉備皇叔的身份,便是變向地長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諸侯們才不會做這等蠢事呢。
隨著孫策吐槽完劉備“皇叔”的身份,周瑜卻是收斂起了戲謔之色,轉而果斷進言道,“趁劉曹大戰之際,伯符當趁勢北伐,迫使曹昂交出天子!”
孫策聽罷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繼而又皺眉問道,“公瑾言之有理,然曹仁在前,餘等當如何破蓼城?”
周瑜舉目遠眺蓼城沉吟了片刻說道,“曹操受困當陽,曹仁必心急如焚。有道是圍師必闕,或許伯符該放曹仁一條生路。”
“放曹仁一條生路?”孫策低頭咀嚼著周瑜的意見,卻不曾想耳邊突然傳來了一陣女子尖銳的驚叫聲。孫策抬起頭循聲望去就見不遠處的官道上三名騎手正追著一輛失控的馬車一路狂奔。
沒有任何言語商量,孫策與周瑜僅僅交換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