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節 漁翁得利,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府內的財政事宜謹慎處之,就是因為手頭缺少可以處理政務的文士。哪怕她現下能以武力逼迫黃珍等人為其效命。可這些胥吏都是老油條了,萬一他們在關鍵時刻給她使個什麼絆子,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因此蔡吉情願另起爐灶私設小金庫,也不願貿然插手郡府的財政。
不過管統手下的那兩個文士卻絲毫不理會眾人投來的異樣目光。只見他二人不緊不慢地拿出筆墨,擺好算板,然後仔細地將所需的賬冊從那一堆竹簡中一一挑揀出來。不一會的功夫,大廳內就響起了算板清脆的撞擊聲。
所謂算板就是將7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其原理其實與後世的算盤沒兩樣。只不過,漢朝的算板是中梁以上一珠當五,中梁以下各珠當一,故其演算法與後世略有不同。因此說東漢人算術差那是貽笑大方之事。殊不知用慣了計算器的現代人真要古代,心算還不一定算得過東漢人。
至少蔡吉本人就沒學過珠算,因此這會兒的她眼瞅著兩人熟練地撥弄算珠,亦不得不在心中承認管統這次確實是有備而來的。不過蔡吉不會打算盤,不代表她今日就只能在一旁袖手旁觀。卻見此時她赫然擺出一副看熱鬧的模樣,信步來到竹簡堆前,隨手拿起了一卷賬冊展了開來。
由於蔡吉上一世在銀行工作多年,雖不是正兒八經的財會出身,但這方面的知識還是頗為豐富的。故而此刻她只看了一卷賬冊,便知東漢官廳所運用的會計記錄方法,乃是以“入、出”作為會計記錄符號的單式記錄法。每筆經濟事項在會計賬簿中所處位置,以經濟事項發生時間的先後為序,收入事項與付出事項一筆一筆混合交叉登入。到一定時間將全部收入事項數額匯總,抵減全部付出事項的匯總數額,結算出餘額,因此說其是流水賬一點都不為過。而為了便於計算最終結果,在匯總計算之前,每隔一段時間需分別“入”與“出”,對有關事項進行小計。並以“入-出=餘”作為結算的基本公式,故後世稱其為“三柱結演算法”,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單式記賬法。
然而就是因為東漢的記賬方式簡單,故其專案極其繁瑣,想要理清各項收支是否平衡須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才行。因此照蔡吉的估算管統的兩個手下想要在半天之內算完這一大堆竹簡,乃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眾人也不可能一直乾坐在這裡陪他兩從天亮算到天黑,再從天黑算到天亮。於是蔡吉回頭向管統提醒道:“管郡承,如此多的賬冊,怕是一天算不完啊。”
“今天算不完,可以帶回去算。”管統不假思索地答道。須知他可是好不容易抓住機會,借蔡吉背後的兵權來逼黃珍交出賬冊。不查出點小辮子來,他又怎會善擺甘休。其實管統最初是想找段融麻煩的,畢竟段融掌管倉庫想要抓他的錯遠比查賬來得容易。可怎奈段融現下已經成了蔡吉的馬前卒,管統也只得將矛頭指向了黃珍。
然而黃珍又豈是善於之輩,卻見他毫不客氣地一口否決道:“不可!按漢律,賬冊不可帶出府衙。”
“不帶出府衙,難道留在此地任人修改?”管統冷笑著譏諷道。
黃珍亦不甘示弱地反擊道,“也不知是誰想動手腳。”
蔡吉見管統與黃珍為賬冊去留問題再一次針尖對起了麥芒,不由靈光一閃心生一計。於是她度步上前向二人打圓場道:“二位稍安勿躁。既然國法有令,賬冊不得出府,不若就將賬冊交由本府看管,如何?”
管統與黃珍聽蔡吉要看管賬本,雖都覺得她這麼提議絕不會簡單的只是為了打圓場。但此時兩人既然都各懷鬼胎,誰都說不服了誰。且再一想就算是眼前這女娃兒有啥圖謀,光憑她一人也難在這些賬冊裡做手腳。畢竟如此巨大的核算量擺在那裡,蔡吉若是真能在一夜間將這些賬冊偷天換柱,那她就不是人而是妖了。想到這裡,管統與黃珍最終選擇各自退一步,雙雙拱手俯身道:“有勞府君。”
蔡吉眼見自己不費一兵一卒,便輕而易舉地將賬冊拿到了手上,自然是心滿意足地回到了自個兒的座位上,篤定地看起熱鬧來。而事實也正如她判斷的那樣,直到日頭西落,管統的那兩個手下也才不過算了三十來卷賬冊。照這個速度沒半個月的功夫,他二人是算不完這堆竹簡的。顯然黃珍從一開始就打算用這些賬冊耍弄管統。只不過沒想到蔡吉會出面要求包管賬冊而已。
而管統同樣也看出了黃珍的小九九。於是抱著與對方慢慢乾耗下去的想法,他當即起身向蔡吉拱手道:“府君,時辰不早了,不若今日帳先對到這。改日繼續。”
“善。”蔡吉欣然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