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閃啊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知識分子與人民幣時代,閃啊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爭論
對於絕大多數享受“大灶”即吃大鍋飯的普通幹部說來,實行了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人人都是革命的螺絲釘,國際上稱為“藍布螞蟻群”或“紅色工蜂群”。供給制的“大中小、三級灶”實現了“吃飯不要錢、穿衣服也不要錢”。供給制基本上不要錢就保證了人們的基本生活和集體工作(勞動)條件。而工資制的基本價值體現為錢。
據曾任毛澤東衛士長的李銀橋回憶:“毛澤東最討厭錢。毛澤東曾經同蔣介石握手,但是毛澤東從來不摸錢。毛澤東在延安不摸錢,轉戰陝北不摸錢,進城後更不摸錢。……毛澤東說:唉,錢這個東西是很討厭的東西,可是我拿它也沒辦法。”(引自權延赤:《走向神壇的毛澤東》,原載《炎黃春秋》1989年第2期)
毛澤東談到戰爭年代革命根據地的供給制生活時,總是充滿了美好的懷念。他讚揚供給制,厭惡薪給制。他認為:我們黨是連續打了20多年仗的黨;長期實行供給制。一直到解放初期,大體是過著平均主義的生活,工作都很努力,打仗都很勇敢。這些歷史經驗,對於我們解決社會主義建設的問題,有著很大的意義。1958年大躍進高潮中,毛澤東視察了河北徐水時指出:“搞供給制好,過軍事共產主義生活好,農村作風遊擊習氣好。靠這些,二十二年的戰爭都打勝了,為什麼建設社會主義就不行呢?我們不馬上廢除工資制度,但將來要取消。恢復供給制好像是倒退,倒退就是進步。我們要提倡政治掛帥。”
新中國成立後,許多同志對繼續實行供給制表示了不同意見。認為軍事共產主義的供給制在戰爭時期有很大的威力;但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平均主義“幹好幹壞一個樣”卻成了培養懶漢的溫床,“大鍋飯”不利於調動廣大勞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左派批判說:過去二十年(指30年代和40年代的戰爭時期),出了多少懶漢? 我沒有看見幾個。我不相信,實行供給制,人就懶了、創造發明就少了、積極性就差了。幾十年的經驗,證明了供給制是便於向共產主義天堂過渡的形式,不造成障礙。人民公社必須實行供給制,為準備過渡到共產主義奠定基礎。對於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下的薪給制(工資制),把勞動力當作商品,極左派表示了極大的厭惡。他們說:解放後,統統實行資產階級的薪給制,評工資定級了,反而問題發生得多。有些人常常為了評薪、爭級別吵架,要做很多說服工作。極左派責問道:難道二萬五千里長徵、土地革命、解放戰爭是靠發薪水過來的嗎?
各級人民政府暫行供給標準
政務院為了統一全國財政開支,在1950年9月頒發了《全國各級人民政府1950年度暫行供給標準》,自9月1日起執行。對菜金及燃料、食糧、服裝費、津貼費、過節費、保健費、老的優待金、婦嬰費、醫藥費、埋葬費等個人生活的供給標準作了規定。
一、菜金及燃料每人每日供給標準:
大灶:油3錢、鹽5錢、肉4錢、粗菜1斤,原煤1斤4兩或木柴2斤(以16兩為1斤計算,下同)。
中灶(輕病傷員同):菜金按大灶倍計算,原煤1斤14兩或木柴斤。
小灶(重病傷員同):菜金按大灶倍計算,原煤斤或木柴4斤。
二、食糧每人每日供給標準:
食糧定量:每人每日米斤(小米、大米、高粱米同)。
細糧調劑:在吃小米、高粱米或雜糧地區,可以調劑食用細糧。
細糧調劑比例:大灶10…20 % ;中灶及輕病號50 % ;小灶及重病號80…100 % ;在細糧缺乏地區,不能依照上列規定調劑者,當地縣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供給;在粗糧缺乏、細糧較多的地區,經中央或大行政區批准後,得適當提高細糧比例。細糧摺合率,小米1斤折大米1斤,折小麥斤,其他雜糧摺合米數,按各大行政區規定辦理。
三、服裝費每人每年供給標準:
單衣1套,白布34方尺,染色工資等折米10…25斤。
單帽1頂,白布3方尺,染色工資等折米2…3斤。
襯衣1套,白布23方尺,染色工資等折米5…15斤。
棉衣2/3套,每套白布67方尺,棉花2…3斤,染色工資等折米12…30斤。
棉帽1頂,白布3方尺,棉花2兩,染色工資等折米2…4斤。
棉被1/4床,每床白布60方尺,棉花2…4斤,染色工資等折米3…5斤。
夾鞋3雙,每雙白布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