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樂器的70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章 高達,三體任務拯救章北海,愛玩樂器的70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這種物質,簡直是宇宙賜予人類的禮物。 人類以前製造的任何材料,在簡併態物質的強度面前,都被直接秒成了渣。 就算以小行星地核的強度,也被簡併態物質做成的炮彈,射穿了厚厚的重金屬外殼。 企業號的電磁主炮,也因為過載燒燬了部分電磁線圈。如果要把這種炮彈用於戰爭,所有的電磁炮都需要升級。 當然也可以最佳化炮彈,但這個更難。 不光是強度,簡併態物質的耐高溫效能,也帥到沒朋友的地步。 企業號的鐳射主炮,使用標準的射擊模式,不要說穿透,連個淺坑都沒有留下。 科學大佬們使用了各種破壞方式,想讓它屈服,結果卻收效甚微。 只有超大功率鐳射,長時間連續照射,才能勉強進行切割,正常的作戰模式下,簡併態物質幾乎就是無解的存在。 這也帶來一個,讓人痛苦的問題,這種物質極難加工。 初期製造出來的,幾乎都是單純的球體,除了當做電磁炮的炮彈外,幾乎沒什麼用。 人們最想擁有的薄板結構,完全無法制造。 只有製造出了薄板結構,才能考慮進一步的應用,不過這難不倒那些科學大佬,在經歷過無數的失敗後。 大佬們終於想出了辦法,依然是大力出奇跡的套路。缺乏對物質內部的精確把控,只能用相對粗糙的方式。 為此還專門改造了一座核聚變堆,簡併態物質被放進核熔爐中,加熱到極高的溫度,然後用簡併態物質構成的小型炮彈,進行高速的轟擊。 本質和人類最初發現鐵,馴服鐵的過程,沒有太多的區別。 只是電磁炮,取代了掄大錘的鐵匠。 雖然效率不高,但總算是得到了板材。 有了板材各種計劃中的應用,紛紛被提上了日程,每天到高欣艙室裡,爭取專案優先權的大佬,吵得高欣腦仁兒都疼。 高欣當然不敢亂答應他們,簡併態物質的產量實在太有限,必須優先用在刀刃上。 首先要建造的是,核聚變反應爐,高欣可不想一直用氫彈,和小行星來製造這種物質。 完全就是浪費氫彈這種大殺器。 星艦地球為了配合研究,已經開始拆卸太空魚雷上的戰鬥部了。 再這樣下去,戰爭來臨之時,就沒有足夠的彈藥了,雖然說氫彈在太空戰中,不是特別有效的武器,但總要留一些備用。 核聚變反應爐的建造,比預期的要容易一些,人類在這方面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驗,很多的裝置也都是現成的。 拿過來稍加改造,就能應用。 初期的核聚變反應爐,還製造不了大塊的簡併態物質,生成的都是一些小顆粒。 不過勝在數量夠多,每次脈衝點火,都能製造出一點來,由簡併態物質構成的爐膛,根本就不用擔心,被高溫高壓破壞。 每次脈衝點火,都相當於爆炸了一顆小型氫彈。 仔細的調節種子金屬的形態,還有爆炸的當量,甚至能夠生成接近粉末狀的簡併態物質。 這種小顆粒的用處,一點都不小,混合在其他金屬裡,瞬間就能將各種效能,提升一個數量級。 各種簡併態物質合金,也成了科學大佬們,想要擁有的搶手貨。 也只有在太空的無重力環境下,才能將簡併態物質,與普通金屬混合。 如果是在行星表面,巨大的密度差異,就註定這種混合是不可能的。 一些對材料要求不那麼高的裝置,紛紛採用了這種合金。 科學大佬還發現,隨著製造簡併態物質的工藝的成熟,這種物質的密度還是可調的。 可以在每立方厘米一噸,到每立方厘米十噸間切換。 這對武器裝備,絕對是利好訊息,不止是電磁炮炮彈的應用,還有一個更長遠的應用,也提上了計劃。 那就是傳說中的高達! 長期以來,人類對仿生人類外形的兵器,一直有一種執著,但所有人心裡都知道,大部分科幻電影裡,展示的這類武器,都只能劃歸奇幻的行列。 核心的問題其實就一個,沒有足夠強度的材料。 無論是防護,武器,還是動力,都極度依賴材料的突破,沒人能想象一個小型聚變堆,會裝在一個鐵皮罐盒頭裡。 高達的核心理念其實和坦克沒啥區別,在保持一定防護能力的情況下,儘量保持人類形態的靈活性,還有適應性。 一旦成功,使用的靈活性,遠遠超過坦克,特別是在太空環境中。 可惜按照現有技術,防護效能達標了,體積就已經大到完全無法接受的程度。 簡併態物質的出現,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至於重量在太空裡,這是一個小問題。 章北海早在擔任太空軍政委時,就提出過著重發展,近戰武器的戰略。 太空中相遇的敵人,不止是敵人那麼簡單,還是一大堆資源。 在小行星戰役中,撈足好處的高欣,是這一戰略的堅定支持者。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