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樂器的70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章 成功的實驗,三體任務拯救章北海,愛玩樂器的70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科研船全部都是用登陸艇改造完成的,此時它們的貨倉裡,擺滿了各種科學儀器。 艇體表面也擠滿了,各種各樣的探測裝置。 這已經是星艦地球,能拿出來的全部本錢了,剩下的就是交通艇,和殲擊機級別的飛行器,沒有足夠的體量完成科研工作。 星艦本體顯然是不能動用的。 一千公里是個相對的安全距離,氫彈的大部分能量,越過一千公里的太空,也就所剩無幾了。 除了要防禦被炸飛出來的,小行星碎片,其他的基本不用擔心。 經過一年前的戰爭,高欣知道氫彈能炸飛的,小行星碎片的飛行速度有限,有這點距離也足夠機動躲避。 隨著工程總指揮於教授,口述的三十二位的密碼命令,位於小行星內部的,九顆百萬噸級氫彈,以極其微弱的時間差順序起爆了。 現代氫彈的內部,本身就是一個極度的精準的裝置,高能炸藥,點火裂變彈,一級聚變,二級聚變,都按照嚴格的時間順序。 九顆氫彈分別選擇精確的起爆時間,要把這些氫彈內部的精確過程,全部考慮在內,任何一個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導致實驗失敗。 漫長的兩秒鐘等待後,小行星在太空中亮了起來。 數十道流光從小行星上的洩壓孔中噴出,隔著一千公里,用肉眼望過去,如同在太空中綻放的焰火。 九艘科考船,從不同的角度,記錄下了這次爆炸,包括可見光影象,紅外影象,還有各種輻射和電磁波訊號。 更早的時間裡,小行星內部的取樣儀器,忠實的記錄了這次爆炸的資料,隨後它們變成了爆炸的一部分。 長老3和山人13,做為特邀嘉賓,參加了這次偉大的實驗。 事實上有很多山人,也參加了這次實驗裝置的製造和安裝,沒有這些深通金屬特性的生物幫忙,想在這麼短時間內,讓實驗就位,根本就不可能。 光是那幾個導向裝置的焊接,沒有山人就很難完成,它們的本體就具有精確控制等離子體的能力,人類的焊接技術,根本就比不了。 長老3激動道:“就是這樣的,我年輕時見過的。” 高欣倒沒那麼激動,他是實驗方案的制定者,知道這隻能說明,核爆炸本身是成功的,同時小行星也沒有被炸成碎片。 最多隻能算是成功了一半,關鍵的問題是,有沒有製造出簡併態物質。 不過這要等待,小行星內部完全冷卻之後。 在太空的低溫中,小行星的地核,很快就冷卻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高欣,張斌,還有於教授,是首批進入內部的人員。 高欣發覺爆炸還是很厲害的,進入小行星內部的通道表面,徹底變了模樣。 完全不是最初被鐳射束,慢慢雕琢出來的粗糙模樣,變的異常光滑,等離子洪流經過時,順便把這裡又打磨了一遍。 等真正進入小行星地核內部,發覺這裡已經完全變了模樣,山人文明曾經的建築,已經全部消失。 光滑的內壁上,幾乎呈現出鏡面的效果,這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每個人的影子,都在變形內壁的映襯下,展示出魔幻的變化,不斷變形的圖案讓人迷惑。 雖然這也算是一種奇觀,但幾個人的注意力,顯然不在這裡。 因為不知道簡併態物質的具體形態和特徵,尋找實驗物質,只能用原始的肉眼搜尋。 幾個人在爆心的地面上,仔細搜尋了半天,沒有發現任何特異的物質,只能看到自身模糊變形的倒影。 “於教授,這次實驗好像不太成功。”高欣有點洩氣。 “再仔細找找,它可能在地表之下。”於教授沒有絲毫放棄的意思。 地表之下尋找,困難實在是太大了,這裡的地表根挖掘難度太大,唯一的線索是,高密度的簡併態物質,沉入地表時,會留下某些痕跡,不過這些痕跡有可能被氫彈的餘溫抹平了。 張斌依然在逐寸逐寸的搜尋著地面,用一把地址錘輕輕敲打著地面,試圖從地面的震動中,發現某些不同,這是他一貫嚴謹的風格。 大概是低頭太久,讓他的脖子有點不適,雖然是在低重力狀態,長久的保持一個姿勢,也不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 張斌抬起頭,準備換個姿勢,舒緩一下他的頸椎,這純粹是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在地球重力環境下,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在這小行星的地核裡,心理安慰的作用更大一些。 突然張斌抬頭的動作停住了,似乎半空中有什麼東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很快高欣和於教授,也注意到張斌的異常,兩個人也把目光看向了頭頂上方。 一個比網球大不了多少的球體,正懸浮在半空中,光滑如鏡面的表面,正倒映著三個人,變形的身影。 特別是臉部的特寫,多少顯得有那麼點猙獰。 “它怎麼會在天上!” 高欣剛一張口,就意識到,自己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物縫補人

古鏡照神

夢裡尋她之心醉如詩

分享開心

昕影若離

子昕

離譜!出馬仙家們都想爭奪我

楠柯

歲時來儀

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