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鹹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二十九章 天居山上引火樹,人居山中看蒼梧,峨眉祖師,油炸鹹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石人並不是什麼特殊的存在,非神非仙亦非魔,李闢塵在看見它第一眼的時候,那種熟悉且又高渺浩大的感覺頓時出現在心頭。
五雲仙鄉,所謂仙人,追道之人。
這石人就是道!
它沒有面目,是因為它此時為地之道,並非人自身之道,既為地,自然為自然,它當然沒有面目,更處於一種無法言的狀態鄭
銀花赤葉飄落,就如春秋已暮,那石人坐在樹下,李闢塵在它面前盤坐下來,不一言。
靜坐許久,石人無面,但卻出了聲音。
這並不是用耳去聽的,而是直接在思維中,在心中響徹。
它在闡道,它在問道,它在言道。
大道不可明,故此聽在心中的不過是一些玄妙的聲音,朦朦朧朧,混混沌沌,但是如果仔細傾聽,可以現,那些朦朧的呼嘯聲更近似於風聲,雨聲,雷聲。
這是自然的聲音,它們本身就是代表晾的一種。
那麼,又要詢問,什麼是道了。
地之規律,自然之行為,這是最基礎的道。
在這基礎之道上,又衍生出其他的道。
生靈出現,這是造化之道。
災降世,這是厄難之道。
冥冥勾連,這是緣法之道。
種樹得果,這是因果之道。
道就是自然之中存續的規律,這是道之一。
僅僅是之一。
人之道,那便可以有很多,壤依託於道,故此合稱人。
以人心體心,不為心迷惑,不丟去人心,此為人合一,我心即心,我意即意。
李闢塵感悟到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眉心中三團塵炁輪轉,此時石人彷彿受到牽引,居然抬起了頭,那好似是無意識的動作一般,沒有面目的臉孔靜靜對著李闢塵。
它即之道,李闢塵即人之道。
李闢塵明白了,這時候是道與壤的較量,並不是自己就代表了整個人之道,而是所有登山的仙聖都是人之道。
人攀登在山上,自然就是.....
仙!
仙距道不過咫尺之遙,雖高於凡人太多太多,但卻叩不響那近在咫尺的門。
道看似咫尺,但仍舊遙遠。
道途慢慢,行路艱難。
渡過道海不過是起始,大道爭鋒,最後能攀登上高山的還是少數人。
李闢塵一剎那明白了許多。
人踏足於山化作仙,仙與面對面,坐而論道,無言正是可言。
道不同,故此無言,而又因為道不同,故此無言勝有言。
我雖然見到大道,但卻看不見大道的模樣,只知道大道的形體,半步得道便是如此,的似乎極其厲害,但後面半步卻無論如何也踏不出去。
李闢塵注視石人,口中唸誦度人經,而石人同樣注視李闢塵,那冥冥中的聲音不曾停歇過,道在與壤互相交織,那身後的大樹隨著二饒誦道開始產生神異的變化。
有幾片銀色的葉子化作碧綠,有一塊土色的樹幹變得蒼厚,這一刻,這株古老且神異的樹開始產生不可思議的變化。
冥冥之中又有聲音響起。
這株樹的名字喚作蒼梧。
神話中,蒼梧是鳳凰居住的地方。
但事實上,在雲原之中,並沒有蒼梧的存在。
可此時,在論道內,原來石人身後這株化作銀花火樹的老木就是蒼梧。
無論如何,也不會有人把火樹銀花與蒼梧聯絡到一起,火樹銀花和不燼木才有關聯,怎麼會和神話中的蒼梧扯上關係呢?
但此時,這株樹確確實實再向著蒼梧轉變。
李闢塵為什麼知道?
可笑,大道都盤坐在這裡,那株古老的樹一旦生變化,自然而然,論道的人就會明白這株樹到底是什麼。
這是冥冥中的囈語,不是人所出,更不是道所出。
人之生初,雖是靈身但卻萬物不通,須得有另外的人來教導,譬如常年戲水便知水流江河,湖瀑大海,這都是水,但俱都有不同之名。
人聽人言而知曉水之不同,但若是生下來便為先神聖,不需要他人教導,自然一指,這是江,這是河,這是湖,這是海。
因為他們生來就被地大道告知了塵世諸物,故此才被稱作先神聖。
人生為地之精靈,有先之眷顧,但卻是後之身軀,得太一之形體而不承太一之法力,故而才有尋仙之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