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一個記者能走多遠?--艾豐評傳,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城市;要使經濟不斷繁榮,人民生活方便、安全,經濟建設要適合首都的特點,重工業基本不要發展。
實事求是地說,艾豐寫的內參對中央決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採訪陳雲。中舉話筒者為現任新聞出版總署署長龍新民。
艾豐認準了的事就會“咬定青山不放鬆”,他開始把重點放在研究城市建設問題上,主要是想搞明白中國的城市究竟該如何定位,如何規劃好自己的發展藍圖,才不至於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從1981年到1983年間,只要是城市建設研討會,即使是沒有報道的任務,艾豐也儘量參加,以至於一來二去竟也成了“專家”。透過閱讀、摘記、分析和歸納,艾豐不僅對世界城市發展的一般狀況有了一些瞭解,而且在下面三個問題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一、我國城市建設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實際問題和認識問題有哪些?二、這些問題是怎樣逐步形成的?三、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和突破口在哪裡?
1982年12月24日,艾豐借參加和報道全國城市發展戰略思想討論會的機會,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人民日報》一版頭條發表了他寫的述評《重視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副題是《改革城市體制,解決“條條”“塊塊”矛盾,以城市帶動農村發展》。述評提出了城市建設的幾個亟須關注的問題:
城市在四化建設中居於什麼樣的戰略地位?
建設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