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騎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 長弓強弩,昭昭大明,驃騎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神臂弩,最早竟是党項人李宏所獻的一種偏架弩。弩力不詳,相傳是採用了極為機巧的機械保證其威力,射程最遠三百四十步,合四百五十多米,而漢代同級十二石大黃弩可射四百步,合五百五十多米。漢弩顯然威力更強。
也許是神臂弩為了保證對北方重騎的殺傷力,它採用了相當重的鋼製箭頭,這便使射程較為縮短了。但不得否認的是,雖然宋代各種制式弩與特種弩如百花齊放般出現,但總體技術水平早已遜於前代。
而傳至明朝,明朝的文官這樣評價弩箭:“弩利守城,不利野戰。”這讓王瑞實在無法將明弩與平步天下的漢弩聯絡在一起!
總而言之,自戰國以來中國人對手持弩持續不斷的發展,到西漢發展到頂峰的改進成果,從唐朝後便漸漸失傳,最終在明朝回到了原點。也許弩在明朝時也該離開了,這個世界戰爭的主角,終將是火器。
弩黯然離開,不甘地離開了戰爭的舞臺,隨它一同逝去的的,是一個真正鐵馬金戈的時代,我大漢民族傲視天下的時代!
但今天,馬舉重新把這些老祖宗的寶貝復原了!這怎麼不叫王瑞和所有親眼見到這一切的親衛和工匠們驚歎不已!
王瑞讚歎了一番,對馬舉說道:“大哥造出來的弓弩果然厲害!不過小弟還要再給它加一些黑科技!等我加好後,大哥再看!”
馬舉一愣,問道:“什麼黑科技?”
王瑞所謂的“黑科技”,其實就是要運用黃火藥,用馬舉的強弩來投擲。同時,透過反覆細緻的試驗,來確定最精確的射程和射擊諸元。然後根據這些試驗資料,制定出最科學的訓練手冊。
相比而言,古人制作和運用器物卻是憑經驗,遇到聰明厲害的人,用起來就是寶!可是遇到笨蛋,再好的東西就都成了草!
但是,有了王瑞這一整套制度的保障,就能做到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使用,都能發揮出大致相同的戰力。
王瑞吃飯時,曾和馬舉討論過一個問題:按理說,大明工部或匠作監也有這樣的製作圖紙,為啥不見在大明軍隊的實戰中發揮作用呢?
馬舉哈哈笑著拍了拍王瑞的肩:“三弟,我有時真的不明白,多數時間,你睿智無比!有時,你又會問出很‘那個啥’的問題!”
“很傻的問題,對吧?”王瑞也笑了。是的,有時他確實不太明白這大明社會的事。
“就說製作這軍器吧!本來是一張弩是要花一百兩銀子才能製作好的,現在好了,從戶部工部就開始漂沒,到了工匠手頭上時,供應的原料器物可能只有二十兩銀子的了。你叫這些工匠如何製作得出來?只好偷工減料的應付了事。上面當官的不知道嗎?這些狗官可是明白得不得了。不過,他們可都是在中間貪沒過的了!所以,最後你看,鳥銃打不響,或是一打就炸膛。刀槍弓箭,也是一堆破爛。如何去和建奴打?所以,大明這幫當官的,就是一幫混賬!”馬舉越講越氣,忍不住恨恨地罵道。
“大哥放心吧!我們的作坊製作軍器可是按流程走,有制度保障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差池不了!”王瑞自信地說道。
“都差池不了?”馬舉有點不相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