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935 曹文詔的證明】,明鹿鼎記,軒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韋爵爺的關係,原本歷史中的柳河之戰肯定是不會再回來了。
但是,歷史兜兜轉轉,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沒有了柳河之戰,韋爵爺卻在不經意間讓曹文詔這一小股騎兵得到了一定的加強。
曹文詔可以證明關寧鐵騎的戰鬥力一次。
而且這一次的證明機會很不錯,蒙古人,建奴,寶軍,加上大明邊軍,四方面的人馬都將在一個戰場上作戰,一戰獲勝,便可以名揚天下!
實際上,曹文詔出關是有一定的私心的,感激韋爵爺的知遇之恩,給了他們不少馬匹和銀子,糧草,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曹文詔想在關外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證明大明邊軍也是有能打的軍隊的。
實際上,曹文詔這一路小股人馬,也的確是大明邊軍當中,包括薊州軍,包括遼東軍,精銳中的精銳,說是最精銳的一路人馬也不為過。
關寧軍這個概念其實是不準確的,自廣寧丟失,明朝關外只剩下了山海關。
孫承宗督師期間,具有了關上,關外的概念,最後以袁崇煥劃分關外信地為始,那時候,才算具有了關—寧這個概念,關寧這個詞第一次被聯用是在天啟六年,
那麼之前王在晉,孫承宗的軍隊,究竟做怎樣一個名字。
實際上在後世,大部分人認為關寧鐵騎是指吳三桂的人馬。
《明季北略》記載吳三桂的部下有精兵四萬,遼民七八萬,皆耐搏戰。
而夷丁突騎數千,尤為雄悍。敵望之輒遁。
《明季北略》對於吳三桂的兵力是不是誇張了且不討論,“夷丁突騎”顯然是少數民族,最大可能是蒙古人。
那麼明朝後期的精銳鐵騎,真的要依賴異族來組建嗎?
但把“關寧鐵騎”視作對明王朝末期關寧軍中精銳騎兵部隊的一個泛指的話,其中大部分還是漢人。
“夷丁突騎”,只是關寧鐵騎的一部分。
按《頃見新略》說法,“奴步善騰山短戰,馬兵弱。葉赫馬兵最悍,步兵弱。故奴畏北騎,北畏奴步”,建州女真以步兵見長,騎兵實力甚至不如葉赫。
在後來與明作戰中,建州主要使用的還是騎馬步兵戰法。
而明王朝後期雖然騎兵數量不多,質量卻很可觀。
明代馬鎧覆蓋面積下降,更注重騎兵的機動性。
由於九邊對抗蒙古人的需要,騎兵比例大為上升。相比兩宋和元初常使用的全覆蓋式馬鎧,明代重騎兵基本都是半具裝,而同時具備騎射能力,很多人還裝備了火器。
明代也有覆蓋比例較大的馬鎧,但很少。
在元初,蒙古騎兵也多有使用全覆蓋馬鎧者,但明軍騎兵比起蒙古人又更重視格鬥,擅長騎槍衝鋒。
但入明之後,火器同樣有破陣作用,且明朝的敵人中使用步兵方陣的較少。
從壬辰戰爭的情況來看,使用半覆蓋馬鎧的重騎兵,衝擊日軍這樣質量較低的步兵方陣,穿透力、破壞性依然可觀。
由於蒙古人的馬匹數量優勢,能夠快速聚集優勢兵力犯邊,迫使明軍騎兵必須具備以寡擊眾的能力。
明軍騎兵訓練時重視夾槍衝擊的訓練,《武藝圖譜通志》載:“柄長十五尺,其法初出馬。右手執轡。左腋挾槍。作新月上天勢。右手執前。左手執後。高擧過額。換執左右手。作左前一刺。換執左右手。作右前一刺。換執左右手。作左後一刺。換執左右手。作右前一刺。換執左右手。作左前一刺。換執左右手。作右後一刺。換執左右手。作左前一刺。換執左右手。作右前一刺。仍作弄槍。右內揮一次。左內揮一次。如是者無定數。”
顯然,叢集持槍衝鋒的明軍騎兵,其勢如槍山密林,森森而至,能令偏向於機動作戰,不擅長打硬仗的蒙古人恐懼。
嘉靖十三年,1534年二月,總兵王效以800精騎擊退萬餘蒙古人,類似的戰績在明朝歷史上不勝列舉。
大將馬芳甚至多次率精騎深入蒙古高原,擊敗蒙人優勢兵力,甚至俺答汗本人。
由此可見,明軍騎兵的決死突擊戰術是很有效的。
而遼東軍、關寧軍中既有大量精銳家丁騎兵,也有享受朝廷財政傾斜的常規騎兵部隊,其騎兵戰鬥力應當是可觀的。
其中雖然有一部分蒙古人,絕大多數還是漢人。
那麼,明軍騎兵對建州作戰表現如何呢?
按《明史·賀世賢傳》:世賢駐靉陽,聞變,疾馳出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