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034 韋總裁沒有想到建奴如此不堪一擊】,明鹿鼎記,軒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論是歐陸傳統軍事強國,還是遠在大洋彼岸的新興國家美利堅,都開始了對戰術體系進行全面變革的嘗試。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將領們還固執的認為“士兵哪怕小跑著前進也是有失榮譽的行為”的英法軍隊,在經歷了血的教訓後也迅速轉變了戰術,自此線式戰術徹底絕跡。
在1884年的清法戰爭中,裝備了1874格拉斯式步槍的法軍已經基本拋棄了傳統的線式戰術,同樣以後裝線膛槍為主要裝備的清軍和黑旗軍也以散兵戰術為主流。
在後膛定裝步槍可怕的火力下,軍陣堂皇的線列步兵無疑是一個個行動緩慢的活靶子。
到了袁世凱的時代,清庭編練的新軍已經是完全仿效歐陸新軍制所編練而成的新式軍隊了。
所以,中國人可以說是完整的錯過了排隊槍斃的時代。
高大強壯,穿著華麗軍服的勇士們,排列著整齊的隊形,在軍樂和鼓點的伴奏下,拿著帶刺刀的火槍緩慢而堅定的向敵軍進攻,是一種帶著血色的古典主義浪漫。
它體現了人在面對死亡時所爆發的勇氣和尊嚴,和希臘式的英雄史詩感。
自此之後,戰爭便不再浪漫,只剩下冰冷血腥的殺戮,和一長串的陣亡將士名單而已。
關於技術問題,清朝人也造不出堪用的火器,並不是因為當時的製造業技術水平達不到,而完全是生產環節上的問題了。
因為早在工業革命之前,火槍在歐洲便可以大批次生產了。
中國怎麼就沒大規模出現過火槍陣了,作為文明國家,主戰部隊必然結陣而戰。
前裝火槍作為裝填很慢,發射間隔極長的武器,必然有縱深。
火槍作為平射武器,只能第一第二排發射,加上結陣而戰,大縱深兩個因素,於是輪射戰術必然出現。
只要火槍成為軍隊的主要裝備,排隊槍斃就是戰場的常態。
到了乾隆年間,清軍的主力部隊的火槍裝備率已經達到了一半左右。
在遠征準噶爾的戰爭中,每100名步兵有火槍手75名,四分之三的步兵都是火槍手。
所以,清軍不是硬體上完不成排隊槍斃戰術,而是制度上的缺失。
一個落後的民族統治的朝廷,政治上太落後,太腐敗,思想上也太禁錮,太落後,根本不可能訓練出強調紀律的部隊。
一個小時之後,近半數的八旗兵裹足不前,不敢衝鋒了。
他們首先信邪,即便努爾哈赤仍然沒有下令鳴金收兵,他們也敢再往前一步。
與之相反的是,在建奴停止進攻之後,負責總指揮的譚瘋子下令突擊,繼續逼向建奴大營。
其實剛才在城牆上,韋總裁併沒有向譚瘋子提過什麼具體的作戰計劃或者作戰命令。
譚瘋子揣摩總裁的意思,無非是盡最大可能的殺傷建奴。
所以,率軍進一步逼迫建奴,逼的建奴潰不成軍,騎兵步軍混亂撤退,放棄大營,為寧遠城外圍的寶軍騎兵團製造掩殺的機會,這是最好的大量殺傷建奴的機會。
努爾哈赤此時已經陷入了呆滯狀態。
努爾哈赤血紅著雙眼,痴痴傻傻的坐著,看著不遠處鏖戰中的雙方。
努爾哈赤身邊的將領們都勸大汗回帳篷,但努爾哈赤置若罔聞。
其實大家想說這裡危險,想說撤軍。
但這些話,沒有人敢說出口,這裡是大營啊,八旗兵的大營什麼時候都變成危險的地方了?
這對於在遼東縱橫了幾十年的建奴來說,是從未有過的事情,至少在薩爾滸之戰後,就沒有遇到過這麼被動的局面了。
所有人都不敢想象這支八旗兵主力垮掉是什麼局面。
好在建奴兩萬左右的大軍雖然不敢上前,卻也沒有崩潰,依然在原地轉著圈,要與衝上來的寶軍決戰。
整整九個營,四千五百寶軍死傷只在兩位數,總計傷亡不到百人,裹挾著殺死近兩萬建奴的巨大威勢衝過來,這氣勢是相當恐怖的。
四千五百人此時連成了一條直線,整整九百人一排,一共五排,踏著整齊的正步衝過來。
寶軍士兵一邊前進,一邊高唱軍歌:“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
建奴不說嚇破了膽,但是在面對一支這樣的軍隊的時候,也不免人人感到膽寒。
戰績是最能鼓舞士氣的,是最能壯膽的,他們都知道到現在為止,連對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