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504 最後一道難關】,明鹿鼎記,軒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向高致仕之後,現在內閣首輔之位空缺,內閣成員為韓爌、顧秉謙、朱國祚、朱延禧、魏廣微、孫承宗。
也不能說內閣都是閹黨成員,準確的說,還是東林黨持主導地位的。
韓爌是東林黨元老。萬曆二十年進士,歷任少詹事、禮部尚書等高官。
明朝中後期泰昌至崇禎年間發生的諸多大事,如“紅丸案”、“魏黨案”等,韓爌都曾參與其中,且都起了相當的作用。
韓爌雖然是東林黨元老,但是這次並沒有來蹚晉商這個渾水,因為在韓爌看來,晉商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跟閹黨關係十分密切!
顧秉謙雖然是南直隸蘇州府崑山縣人。本來從地域上劃分,應該屬於東林黨人才是,但他卻更偏向於閹黨。
萬曆二十三年,顧秉謙得到進士功名,歷任編修,累官禮部右侍郎。天啟元年晉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第二年魏忠賢掌權,他率先趨附,史稱為人“庸塵無恥”,“曲奉忠賢,若奴役然”。
天啟三年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
顧秉謙起草聖旨,每事都順從魏忠賢的旨意。
朱延禧也能算是東林黨元老,並且還是天啟皇帝朱由校的老師。他任日講官時,講《尚書》“可愛非君”一章,闡明義理,頗有獨到見解,被熹宗稱讚為“講官第一”,拜為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
末幾,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至由他負責編修的兩代皇帝的政令集《兩朝實錄》成書,以及由他負責督修的皇帝陵墓竣工後,升任太子太師、建極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其後,宮中宦官衙門下令,以後內閣票擬時,要稱魏忠賢為“元臣”,朱延禧認為不可。御史田景新為討好魏忠賢,上書彈劾朱延禧。
朱延禧此時沒有出來,因為自己本身麻煩不斷,無暇抽身。
而這些內閣大臣當中,朱國祚是大家認為他最該出面的,因為朱國祚多次公開與閹黨對著幹!
朱國祚是明萬曆十一年舉進士第一,授修撰,進洗馬,為皇長子侍班官,又進諭德。二十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發兵攻朝鮮,明朝疆土受到威脅。朝臣沈惟敬慫恿兵部尚書石星奏請加封豐臣秀吉為王,朱國祚指斥沈惟敬是“鄉曲無賴”、“因緣為奸利”,責問石星:“公獨不計辱國乎?”石星不納其言。二十六年,豐臣秀吉死。明朝水軍大將鄧子龍和朝鮮水官大將李舜臣擊敗侵朝日軍,朱國祚被擢為禮部右侍郎。不久,代理尚書,為定皇儲上疏數十次,最後終於被採納。
在內憂外患之際,提出“安人心,收人望,通下情,清監獄”等主張。不久轉為左侍郎,改吏部。御史湯兆京彈劾朱國祚“縱酒逾檢”,於是引疾回鄉,家居十八年。
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因朱國祚曾是教他的諭德官,拜朱國祚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與機務,與大臣劉一燝、葉向高等同心輔政。同年九月,光宗死,朱由校即位。當時連續發生“紅丸案”、“移宮案”等大案,朝廷動盪。朱國祚素行清慎,力持大體,被稱為長者。
天啟元年(1621年),升加太子太保,進文淵閣大學士。翌年,任會試總裁,選拔出倪元璐、盧象升、黃道周、吳麟徵、徐石麒、張國維等一批名士。三年,進少保、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改武英殿大學士。是年,太監魏忠賢勾結熹宗乳母客氏,提督東廠,專權亂政。朱國祚嚮明熹宗密陳閹黨之害,魏忠賢甚為顧忌。
魏廣微是萬曆三十二年進士,由庶吉士歷任南京禮部侍郎。
魏忠賢專權後,因是同鄉同姓,便暗中與他勾結,將他召來任禮部尚書。至此,他與顧秉謙都以原官兼東閣大學士。
魏廣微為人陰狠狡猾。趙南星與他的父親魏允貞相友善,曾嘆道:“見泉(允貞號),你沒有兒子。”魏廣微聽說後,恨之入骨。他掌權後,三次登趙南星的門,守門的人推辭不見。魏廣微忿忿地說“:別人可以拒絕我,以相公之尊,不應拒絕我。”從此更恨趙南星。楊漣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時,魏忠賢害怕了,囑咐魏廣微為他起草聖旨,他做得很合魏忠賢心意。魏廣微態度傲慢而後到,給事中魏大中、御史李應升接連彈劾他。魏廣微更加氣憤,便決意要排擠好人,與顧秉謙一起策劃將正直人士全部逐出,為此編了一本《縉紳便覽》。
魏廣微用手札與魏忠賢通訊息,在信封上籤上“內閣家報”,當時稱他為“外魏公”。原先,內閣起草聖旨,只出於首輔一人之手,其他人只是參預議論而已。魏廣微想專權,便與魏忠賢策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