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766 求見英國公張維賢】,明鹿鼎記,軒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政拮据的情況已經出現,此後朝廷雖然多次進行了稅制改革,但又因各種原因先後三次被廢。
張居正去世,稅制改革一次失敗。
萬曆初年,張居正主持改革,而稅收方面的改革重點就是“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的效果是明顯的,朝廷財政收入明顯增加,國庫積銀達六七百萬兩之多,儲備的糧食多達1300多萬石,足夠支用十年。
但這卻觸動了相當數量的官僚、縉紳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強烈對抗。
在張居正去世之後,張派開始遭受清算和打壓,此次改革宣佈失敗。
萬曆皇帝去世,稅制改革二次失敗。
張居正的稅收制度被廢后,萬曆皇帝明顯感覺到了國庫的緊張,因此又開始透過向各地徵收礦稅的方式,增加國庫收入,這部分收入主要用在了支援邊鎮用度方面。
不過雖然內庫屬於皇帝的私房錢,但其收支仍然受戶部干預和管理,因此萬曆的這種做法被稱為了所謂的“貪財”,而事實上萬歷三大徵所用的錢,大部分都是由內庫支撐的。
在紅丸案、移宮案之後,東林黨開始在萬曆死後再次把持朝政,掌權後的他們立即廢除了萬曆制定的稅制,使得國庫再次開始緊張。
魏忠賢去世,稅制改革三次失敗。
天啟年間,由於遼東戰事吃緊,空虛的國庫根本無法應對巨大的支出,於是魏忠賢掌權後,開始再次著力推進稅制改革,他的做法是加大工商稅的徵收,並派遣鎮守太監對稅收情況進行監督。
使得國庫開始再度充足起來,但這卻加劇了閹黨和東林黨的衝突。
至於遼東的戰事,則是怎麼省錢怎麼來,再加上各層將領的盤剝,導致遼東缺餉越來越嚴重,最終激起兵變。
三次稅收改革雖然側重點不同,但其實都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朝廷用度緊張的問題,但最終都在代表士紳利益的文官,尤其是東林黨人的抵制下已失敗告終。
土地兼併嚴重,特權階級會千方百計的避稅。
既然朝廷以農業稅為主,那麼前中期的農業稅都能夠支撐朝廷用度,為何到了明末時期農業稅卻無法滿足朝廷的支出了。
韋寶認為主要就出在了土地兼併嚴重和特權階級合理避稅兩點上。
明末由於朝政的整體腐敗,民間土地兼併情況已經到了氾濫的地步。
皇室宗親、各級官員與民爭利,他們透過利用手中的權力或掌握的財富,大量侵佔官地和民間私田,甚至連太監、勳戚也透過“乞請”和接受“投獻”等方式霸佔大片土地,導致全國大部分土地都落入了這些利益階層手中。
然而就是這些掌握著全國大部分土地的利益階層,他們卻又擁有另一項特權,那就是根據明朝的律法規定,舉人(及以上功名)、僧侶、皇室宗親等階層是可以不納稅的。
這也是為何普通百姓和無功名的地主會用“投獻”的方式,將自己土地掛在特權階層名下的原因。
特權階層透過各種方式將全國大部分土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而他們又可以利用制度漏洞來不用納稅,朝廷的收入怎麼可能不減少。
從17世紀開始,即萬曆後期開始,明朝開始進入小冰河時期,氣候發生嚴重變化,北方風沙日益嚴重、旱災逐年增多,農業收成銳減。
與此同時,中原地區氣溫的驟降和降雨量的減少也達到了秦漢以來的歷史最低點,整個明朝末期災害不斷,旱災、寒流、蝗災、水災、鼠疫、瘟疫等災害此起彼伏,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以土地為生的底層農民的生存。
各種自然災害的持續爆發,導致土地數量和產量都急劇下降,這不僅導致以農業為主的北方百姓生活極為困苦,自然也嚴重影響到了朝廷的收入。
如果這種現象在盛世,朝廷或許還有能力應對,但卻恰恰出現在了明朝末期,這簡直就是災難性的。
明朝的滅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國庫空虛,朝廷每年的財政收入不僅無法彌補虧空,甚至就連軍餉也發不出來,這在靠武力奪取政權的封建社會是致命的。
《明史》中記載,明朝每年的財政收入約為300萬兩白銀,但這並不能算是明朝每年的總收入,因為明朝很多時候不按現銀收取賦稅,而是直接納糧。
如果把其他一些納糧的賦稅折算成白銀的話,明朝每年的總收入約為1000萬兩,最高的一次是在1602年,也只有區區2295.3萬兩。
和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