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朱元璋忽悠朱標圍剿寺院
白虎下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朱元璋忽悠朱標圍剿寺院,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白虎下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父皇、還有什麼事要交代兒臣的?” 朱元璋沒有直接說圍剿寺院的事情,而是開口說道:“山東、河南、陝西、河北等地連年乾旱,河湖乾枯,行人可涉,草籽樹皮都快被啃光了,各地已經出現易子而食的情況。” “這些年有大量百姓南逃,朝廷連年賑災,如今國庫無錢,如果在拿不出賑災的銀錢,還會有更多的百姓餓死,甚至會出現暴亂。” 這鞋些事情朱標是知道的,因為每天都有各地傳來的奏摺,都在說旱災需要朝廷撥款賑災的事情。 朱標神情悲憫道:“父皇、這些事兒臣都知道,兒臣看了那些奏摺,也是夜不能眠,無時無刻都在想著如何賑災的事情。” 朱元璋笑著說道:“不用你想了,咱給你想到從什麼地方搞賑災款了。” 朱標一愣,不確定的說道:“父皇、你說的是這次的空印案嗎?雖然可以從那些貪官家裡抄家獲得銀錢,可是、等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審查結束,最快也要兩月以後了。” 朱元璋搖搖頭,他一開始也是打的這麼個主意,原本為了儘快能賑災,他打算直接先把抄家得來的銀錢拿去用。 至於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審理,他朱元璋需要等結果嗎? 朱標露出疑惑之色,既然不是抄家來錢,最後只剩下剛頒佈的商稅改革了:“父皇、難道是商稅改革?這也不行啊,商稅改革才剛在推行,就算是應天城,最快也要一個月才能見成效,別的地方所需要時間更久。” 朱元璋繼續搖頭,這才把要圍剿寺院的事情說了出來,並且跟朱標講述了寺院吞併土地的危害,從唐朝一直講到大明。 朱標聽得臉色不停的變幻,有震驚,有殺氣、也有擔憂…… “父皇、你不會是想讓兒臣去圍剿寺院,搜刮銀錢吧?”朱標又不傻,不然朱棣他們為什麼會老老實實的聽他的話。 “哈哈……咱家標兒就是聰明,咱都還沒說呢,標兒你就悟了。” 這!!! 不對勁!非常不對勁! 朱標感覺父皇變了,這種壞名聲的事情,父皇怎麼讓他去做。 要知道這些年以來,他也參與了朱元璋清理貪官汙吏的事情中,還有胡惟庸案。 很多細節都是他們父子倆個商議出來的,但是、朱元璋從未讓朱標衝在前面。 都是朱元璋當惡人,朱標當仁君,朱元璋就是為了給朱標鋪路。 可現在,朱標感覺自己不受寵了。 父皇不愛他了。 “父皇……” “怎麼?咱讓你去寺院圍剿,為難你了?還是說,你想看著各地的百姓浮屍遍野?” 朱元璋不給朱標說下去的機會,直接一口堵死了朱標。 這!!! “兒臣不敢,為了大明百姓,兒臣願意揹負所有的罵名,兒臣可以成為佛祖最痛恨之人。” 朱標哪敢說一個不字,更何況、這些事情,本就是一個太子該做之事。 當太子不為民做主,還不如回家賣蘿蔔。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又板著臉說道:“這叫什麼話?現在的寺院被搞得烏煙瘴氣的,如果佛祖知道了,還要感謝你為佛門清理門戶呢。” 他說著話音一轉,語重心長的說道:“標兒、你要記住,有了大明的百姓才有了大明,如果沒有大明百姓,大明什麼都不是。” “咱們皇族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守護好百姓,是為了守護好大明。” “今天咱就給你上一課,為了大明,為了大明百姓,即便被史書寫成一個暴君又何妨?” “當初的秦始皇,你看看那些個世家讀書人,誰不說他是暴君,但是、老百姓不念他的好嗎?” “若不是秦始皇修建長城,北邊的百姓時時刻刻都要受到蒙元遊牧民族的侵襲。” “得蜀地者得天下,秦始皇修建都江堰,讓蜀地成為了一大糧倉,養活了萬千人,還有靈渠和鄭國渠,秦始皇徵調徭役修建,苦一時卻為後世子孫帶來諸多好處。” “你看看秦始皇在乎被六國貴族罵暴君嗎?如果不是趙高這個閹人和胡亥那個廢物,咱相信,大秦必定是另一番景象,他劉邦永遠只是個地痞無賴。” 朱元璋知道說的差不多了,話音一轉:“所以、仁君也需要有暴力的一面,一味的表現仁慈,未必就能被百姓愛戴。” 這!!! 朱標心裡猛的一震,感覺好有道理的樣子,父皇這是想讓我更有威懾力,讓天下百姓愛戴,真是煞費苦心了。 “父皇、圍剿寺院的事情,就交給兒臣吧,給兒臣一天時間,兒臣明天一早就去圍剿應天城附近的寺院。” “他們既然不好好當和尚,要收刮民脂民膏,兒臣絕對不會對他們仁慈。”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行、咱看好你,咱老朱家不畏懼任何人,也不會畏懼任何罵名,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心裡有桿秤。” “你下去吧,今晚就由咱來批閱奏摺,你要把兵力部署好,明天一早行動不能放過一家寺院。”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