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封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六章 主僕告別,大漢的光芒,以愛封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近來還有傳言說匈奴人是先祖夏朝後氏的苗裔一支,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住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成了漢朝北方的一個巨大隱患。
這些話,劉徹聽了都不相信,正史漢書,抑或者是後來的史記,無非是藉著這些捕風捉影,把漢匈百年戰爭,化作了民族鬥爭罷了,美其名曰民族融合。
假若後世人相信了,並且視漢匈百年戰爭為內部民族之間不合諧因素,劉徹只能說,你們高興就好。
幾部主觀編寫的史書,就讓所謂的磚家推崇不已,劉徹表示前世又不是沒見過。
只要不把朕,和朕的衛青霍去病抹掉就行了。
聽別人彙報工作,自己穩坐殿上,劉徹有了幾分揮斥方遒的感覺。
特別是最近國庫又來錢了,儘管沒說花銷是多少,可還是讓劉徹有些欣喜,顯然,每個人都更喜歡看到進賬。
不過高興完了,還是得回到花銷上去,因為殿下的桑弘羊已經開始報告了,不聽還真不行。
“除去龐大軍費支出,另有官員賞賜俸祿佔了大頭,生兒育女之獎勵佔了小頭,其餘馳道、馬匹、軍械、宮廷等等支出也有不少,收支相抵,仍存十之二三,陛下,又是一個豐年!”
桑弘羊說完這些,胸中也爽快了許多,自己才被任職一年有餘,便已擴收一成,這無疑是掌財權時,有能力的表現。
誰是庸才,誰是奇才,站在高處,劉徹看得一清二楚。
他自然得給有能力的人灌一頓糖水,作為激勵,“大司農受命以來,事必躬親,週轉排布合乎情理,善蓄大財幹大事,收攏小財,避免虛耗,該賞!”
“盡職守罷了,若非陛下提拔,臣終此一生,都無法展『露』才能!”
話沒說錯,平常人那裡會被皇帝重用到這種程度?
給官職的原則是有才就行,只要有才,升官就像火箭上升似的,一點也不接套路出牌。
偏偏這位皇帝還看得很清,誰要貪了『亂』了,直接收回權力,那叫一個風馳電掣,讓人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劉徹滿意一笑,大氣回道:“賢才不困於門庭,忠直不窘於卑微,但凡任人,哪管親與不親,身份高與不高,只要你有能力,不貪不怠,朕都可以讓你施展報負。
況且朕給的哪有那麼好得的,沒有表現出能力,在位置上昏庸無為,朕一樣會奪了他的權。
用民間的一句話來說,這叫什麼,這叫站著茅坑不拉屎!”
劉徹說的最後一句話讓桑弘羊樂了,少了幾分拘謹,多了幾分笑顏,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可不管他笑沒笑,劉徹張嘴又是問道:“朕大漢朝人口又增了幾何?”
把這個問題交給一個管財政的,並不是說劉徹想為難他,只是想聽聽他是怎麼從自己觀察的層面,回答出來。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恥,百姓手上錢貨多了不少,這是臣所可以觀察到的。
據獎勵生育錢量,與往年病死之人數目增長之比相較,我大漢朝近三年來,增了百之四五人數!”桑弘羊面上難『色』一閃而過,立即給出了答案。
從小習讀九章算術,還有不小的數學天賦,這個問題對桑弘羊來說,是可以推演出來的,劉徹聽了,也只是笑著點了點頭。
“桑弘羊,將士們在沙場上征戰,最怕的就是後勤供給不足,吃不飽穿不暖比戰死沙場還可怕,因為他們的國家讓他們失望了。
今後你掌握財政大權,一定要優先供給軍費,讓將士們無後顧之憂,要不然,朕必不輕饒!”劉徹面『色』一冷,沉聲叮囑道。
桑弘羊目光變得鄭重,毅然作出保證,“兵者,國之重器也,士為知已者死,這士用在將士之中,也是同理,臣不敢動一分手腳,讓人心寒。”
“善!”
……
烈日逐漸西移,轉眼便到了盡頭,天際已暗了三分,即將步入夜中。
傍晚時分,對於娛樂活動稀少的漢朝人來說,便意味著可以休息了,自然是欣喜的。
可宮門口有一對主僕,便不怎麼高興,夜幕將至,反而吹響了離別號角。
“陛下,你己待臣子仁至義盡,臣為有你這麼一個主人而自豪,死裡逃生全是陛下你在保臣,要不然,臣早被太后一杯毒酒賜死了!
時辰已經不早了,您還是先行回去吧!宮外風塵大,可不能髒了皇家的衣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