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封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章 三公碎碎念,大漢的光芒,以愛封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丞相有心了,連朕幾番三次改進造紙術都知道,這些朕也沒在朝堂上說過啊!”劉徹捂臉說道。

他是不想事事被臣子知道,可現在看來,這似乎成了一種奢念,不該被知道的,該被知道的,很多大臣都心知肚明。

衛綰很難得地調侃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

“這句話不合適吧……”劉徹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咬牙切齒道。

“這話是陛下教老臣的,老臣並不知其中含義,望陛下息怒!”衛綰也不爭辯,直說自己不知情。

“哼,丞相好解釋,朕那沒什麼好說你的了!”劉徹輕哼道。

偶爾調皮一下可以,但多了就很難受了,衛綰又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商路之上,“太農令已經派人到達舊南越國了,準備籌劃從海路通往其他國家進行貿易。”

“丞相你該說南方九郡才是,南越國已經不復存在,就勿須再提及了。”劉徹糾正道。

這麼一個百官之首,把皇帝頒過的重大詔令都忘了,未曾改掉舊觀,無疑是不太稱職的,當然,這也是劉徹來得很快的一句回擊。

聽著劉徹的奚落,衛綰老臉一紅,“咱們還是言歸正傳吧!難道陛下不想聽聽太農令傳過來的訊息?”

“說吧!”

點了點頭,衛綰微微會心一笑,“畢竟是朝廷辦事,太農令小試威嚴,他們就只能盤著了。”

“哦?南方九郡之地,那臨近海域的商人開始服軟了?”劉徹笑道。

“回陛下的話,的確如此!”

看來太農令是耍手段了,要不然依照那群勢利小人的性子,怎麼會心甘情願讓出這塊大餅。

商人終究是逐利的,

他們也怕橫的,人在層簷下,不低頭又能如何?等著被削,甚至是抄家?這是皇帝的意思,誰敢說一個不字?

“這雖然是一條財路,可並沒有陛下想得那巨大吧?陛下為何要去爭那一份薄利?”衛綰奇怪道。

還薄利,海上交易怎麼可能會這麼簡單,只不過是沒有開發出來而己!

不過劉徹也不訂算與衛綰解釋了,只是神秘道:“丞相可延後一段時日,再觀後效,朕心中自有度量。”

“那臣先退下了!”

“嗯,朕暫時無事,衛丞相你先回去吧。”劉徹應了一聲道。

……

大風整整吹了一夜,清晨起來,長安城周圍的山巒、溝壑、平原被冬末蕭條裝點成一派蒼茫。遠遠望去,城西矮山猶如一頭賓士的銀象,似乎與單于庭北面的姑衍山遙遙對峙在灰色的雲幕之下。

這已經是改良過的察舉制公佈天下的第五天了,人們還不知道此詔令含義,未曾重視,但官員內部已然是翻天覆地。

有守成派對此大加批駁,大量上諫,只不過劉徹置若罔聞,當作廢紙扔在一邊,也有推新派覺得這讓更多人有了出路,大加讚揚,四處散佈皇恩浩蕩。

這些都是常態,劉徹才懶得去理會,順其自然就好,反正該立的威信也有很多,沒什麼不長眼的官員會四處傳播遙言,因為這是找死的做法。

既然選官的制度有了,那麼一直以來負責選官的機枸是那個呢?沒錯,還是三公九卿中的三公……

丞相衛綰是個老實人,不會因負擔加重而罷工,太尉竇嬰是個實在人,也不會因官員風評而推卸,但御史大夫趙綰就不一樣了,他此刻是有很多話說的。

當然,讓他直接去見劉徹的話,他有些害怕皇帝會斥責他,所以他好說歹說拉了太尉竇嬰與丞相衛綰,說是有要事與幾人與陛下相商,就這麼把幾人騙到了宣室殿。

他覺得吏治是三公的活,

一起上,

拉上盟友,

分量大概是足夠了,

其實他也很忐忑,畢竟這是為私並不是為公,腰板挺的也不夠直了,行君臣禮都有些不太利落。

三公齊聚的場景,除了上早朝,似乎並不多見,劉徹心裡面也是一陣奇怪,不過他沒時間想別的,僅僅當做了有官家的事要自己拍板。

“陛下,臣以為吏治大改有諸多可能異變,陛下當斟酌前行!”趙綰率先說道。

原來他是懷有了這種念頭,丞相衛綰與太尉竇嬰吃驚地看了趙綰一眼,心裡面已經在為他祈禱了,陛下肯定會不爽……

果不其然,劉徹不屑一顧道:“御史大夫,這話不該從你嘴裡說出來吧!難道你認為朕改的很荒誕?”

“臣不敢,臣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