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亂的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章 大米搬運工,藍星仙緣傳承系統,狂亂的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到益州感覺腦殼痛,今年攤丁入畝徵收稅賦,預估有9億斤大米,還不包括粗麵和細面。上繳朝廷4.5億斤大米,益州希望全部運走,實在是糧庫不夠用。益州全年留存大米12億斤,還有4.5億斤稅賦大米,不到300萬人口,留存大米無論如何吃不完;何況種植高產玉米後,養殖業興起,主糧消耗量相應會減少。益州要穩住糧價,必須大量收購多餘的糧食,金票銀票能解決錢的問題,但沒有足夠多的糧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稻穀儲存時間長,大米必須及時消耗掉,眼見早稻即將收穫,最近要多跑跑錦城,騰出來一些空糧庫。 “延文,新建的薊城糧庫如何?” “回仙師君王,能夠儲存百萬石大米。” 百萬石看似很多,其實只有1億斤,30萬人一年的消耗量,價值五十萬兩銀子。 “撫寧的糧庫呢?” 王延文苦著臉回道: “仙師君王,臣啥都不怕,就怕下暴雨。” 心裡明白,防雨設施沒建好之前,夏季來一場暴雨,糧食會被活生生糟蹋掉,著急沒有用。 “本王今天專門替你們運送大米,看樣子薊城的糧庫還要擴建啊。” 益州如果糧價大跌,大好形勢將毀於一旦,希望羅尚刺史明年悠著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雍涼之地如今不需要大量糧食,只剩下南中和渝州牂牁、興古兩郡,畢竟人口基數低,糧食消耗量有限。多餘的糧食不能憑白被消耗,需要等價物交換,否則經濟迴圈會出現問題,交通又如此不便利,真的有些頭大。 閒話休提,君王本是勞碌命。 錦城糧庫有兩處,擴建後能儲存兩百萬石糧食,兩處佔地都有上千畝,每次來的時候都在擴建。糧官告訴本王,錦城在東門外正興建第三處糧庫,修建好後能儲存五百萬石糧食,主要滿足蜀郡和廣漢郡兩年的稅賦糧食儲存。 跑到第二十八趟,總算湊夠一百萬石大米,糧官笑逐顏開。 “何事如此開心?” “回仙師君王,益州的稅賦大米被吾王運走了。” 內心有點疑惑,糧官連忙解釋,此處入庫的大米,既有上繳朝廷的,也有益州的五成。跑的次數多了,糧官不像當初那樣戰戰兢兢,繼續向本王解釋。益州的稅賦大米,朝廷當然可以還大米,但也有可能還銀票,羅尚刺史肯定爭取還銀票,因為糧庫的大米存在損耗,放久了還會貶值。仔細回想一下,糧官似乎有提醒本王,建言去另一處糧庫,只是忙著做機械運動;何況另一處糧庫不知道在何處,沒有理睬善意的提醒,怪不得這位熟悉的糧官。 “與本王打了這麼久交道,還不知你叫什麼名字。” “小人田在理,忝為從八品,同僚們都很羨慕小人,時常能見到仙師君王。” “小人是驃騎將軍田將軍的遠房子侄輩。” 田在理言談間毫無緊張,臨末補了一句。 “田將軍的家人可好?” “田將軍兒孫滿堂,家裡人都很好!” 詢問之後才知道,田佐算得上中小豪紳,家裡有上千畝田地。妻妾九人個個誕下過子女,共有八子六女,長子滿二十歲,幼子才兩歲;若不是最近一年多出徵在外,估計還能繼續播撒種子。 “田在理,你可有娶妻納妾?” “回仙師君王,小人家裡妻子兒女四人,如今納妾不易。” “何故?” “蜀郡富庶之地,正常人家哪裡會賣女為妾,一般的世家豪紳都不被人稀罕,何況小人。” 田在理無拘束的言談,讓彼此間頗為輕鬆。奴籍從良,奴籍納稅,隋國律法重視人口,不能隨意置人生死,特別是擔負繁衍重任的女子,朝廷要加以保護。蜀郡百姓收入增加後,導致絹綢需求量大增,價格有所上漲,即使紡織機改進,一時半會產量難以大幅提高,女織工的工錢隨之增加。單單益州每人每年增加一套絹布衣物,至少增加近百萬兩銀子的需求,如果換成棉布衣物,估算至少三十萬兩銀子。 衣食住行,只要需求增加,樣樣都是錢,其中行的發展比較有限。轎子、馬車、人力車,斗車稍微改進一下,妥妥的人力車,不過意義不大,現在大隋缺人口,不是缺少工作機會。 離開糧庫,順便去巨石山莊看看,劉小唐看見我後笑的合不攏嘴。 “小人劉小唐叩見仙師君王!” “仙師君王,小人總算盼到您了!” 劉小唐起身後,笑嘻嘻湊了上來。 “有喜事?” “沾仙師君王的光,拙荊有喜了!已經四個多月。” 本王上次離開錦城之後,不過劉小唐的話太有歧義,原諒他文化水平不高,巨石莊女傭泡好茶水。 “小唐,女傭們還沒有出嫁?” “有兩人出嫁,其中一個是小人納的妾,如今已有身孕。” 劉小唐囁嚅著回道。 “本王下次再來,希望全部已經出嫁,最好都能懷上。”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王者歸來

無雙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