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3)
HX天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3),穿越時空尋訪明朝救時良相顧鼎臣,HX天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昌君和顧擷岡透過在宮闈安裝的遙控監視器,對嘉靖與九個嬪妃的情況瞭解得一清二楚。文昌君:“嘉靖皇帝宮闈的幸福生活雖然有喜有憂,但是每都是快樂無比的。”
顧擷岡:“在朝廷,嘉靖對文武百官也駕馭得非常得心應手,他是透過內閣大臣來管理這些官吏。如今張璁已經漸漸失寵,看來嘉靖對義父和夏言特別器重,我看倆人不久將雙雙進入內閣。”
嘉靖九年,朝廷文武百官到先農壇祭祀先農神,行耕耤禮。顧鼎臣雖然只是個四品的太常寺少卿兼侍讀,但是嘉靖皇帝卻命他位列九卿,行九推禮。
回到家中,文昌君祝賀道:“義父今受到皇上如此禮遇,真是可喜可賀。”
顧擷岡:“義父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儒學大師,你的經筵得到皇上的青睞和賞賜,受此禮遇和器重也是理所當然的。”
顧履方:“皇上對父親非同一般地信任和親近,時常賞賜宮廷珍寶,有病時遣太醫上門送醫送藥,命父親陪同皇上祭祀社稷、祭拜孔子。這次皇上更是不顧非議,命父親位列九卿,行九推禮。這是我們顧氏家族的榮耀。”顧鼎臣謙恭道:“一路上我聽文武百官議論紛紛,莫不色動悚嘆,謂聖上寵信儒臣到如簇步。我只不過是一介儒生,因為進講的經筵受到皇上青睞,對我恩寵有加。我不想揹負寵臣的名聲。”
仨兄弟齊聲稱頌道:“皇上是因為父親經筵講得好,出於對你的肯定和褒獎,才讓你位列九卿,行九推禮。看來皇上今後將接連不斷地晉升你,讓你擔當朝廷重任。”
顧鼎臣與嘉靖皇帝之間那種魚水相得的特殊關係甚至於延伸到了後宮的閫政。顧鼎臣不僅透過經筵講學給嘉靖講範浚的《心箴》,講《尚書》中的《洪範》、《無逸》,講《中庸》,給沒有朝政經驗的嘉靖皇帝以精心指導,還奉命代擬皇太后用於規訓後宮的日講詩。
大禮儀之爭,也引起了後宮的紛爭,弘治皇帝的遺孀張太后,降格成了嘉靖皇帝的皇伯母,而嘉靖皇帝的親生母親蔣氏升格成了名副其實的皇太后。皇太后的易位,造成了新舊兩位皇太后之間的紛爭。
按理張太后在大禮儀之爭中,最初是站在嘉靖一邊的,當內閣首輔楊廷和堅持要嘉靖先繼嗣之時,是張太后下旨同意嘉靖先繼統的。
但是隨後的皇考與皇叔考的名份之爭卻出乎張太后的意料,一邊是嘉靖皇帝要維護親生父母的尊嚴,一邊是以楊廷和為首計程車大夫認定此舉有違儒家綱常,引發了朝廷上下一場曠日持久的大禮儀之爭,而後宮張太后與蔣太后的明爭暗鬥卻更是不見硝煙的女人之間殘酷無情的戰爭。
為了維護親生母親蔣太后的地位,嘉靖皇帝親自下旨要顧鼎臣為其代擬用於規訓後宮的日講詩。
嘉靖在令旨中:“朕覽禮部具進聖母授書等儀,朕昨預奏請慈命,訓曰令朕處之。朕隨奏謂先選一吉日,請將慈著女訓,授予皇后張氏,令其遵依訓旨進修。朕又奏禮部欲朔望日令女官進解,皇后等侍立拱聽。
但恐朔望不宜,或以每月逢六日,三次進解。又恐數累慈體,或止將講章進取,訓教仍月以一次,詣尊前聽講,庶俾知敬慎。
蒙訓曰:‘吾意亦朔望弗宜。’令如朕意校朕復奏須與大臣議校朕惟宮中之人,鮮知可否,況求解文義之女官乎?今當先擇吉授書,十月初六,始令女官於皇后前進講。直解乃翰林撰來,先期進聖母覽過,付女官習讀。茲朕開示於後,卿等即會時議來。”
嘉靖皇帝親自下旨要求顧鼎臣代聖母擬日講詩:
一、聖母授書於皇后及皇后恭授之儀,皆是。但欠宣訓諭,何以遵承?次日謝恩,朕不必率。後日是他一事,非帝王之事也。
二、每月三六日,三次講解,每以一新撰詩,並讀一章。其解義勿太文了,須直將去,方易曉。又高皇后傳即史焉,恐弗宜先講,今且將文皇后內訓同聖母女訓,每取一段解之,略加為證者,亦勿得多了,次教之為之學焉。欽此欽遵。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