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天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3),穿越時空尋訪明朝救時良相顧鼎臣,HX天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昌君說:“這二段文字寫得確實很有說服力。下面這二段文字是稱頌明太祖朱元璋創業之初的政績和分析當前朝政狀況的,你覺得顧鼎臣評價、分析得是否確切?”

恭惟我太祖高皇帝誕膺天命,掃除胡元,立帝王自立之中國,傳帝

王相傳之正統,建極垂憲,貽謀萬世,臣淋浴膏澤,嘗竊窺一二,敢拜

於稽首,為陛下陳之。敬天勤民,防非窒慾,身之修也;宮房無私愛,

左右無偏恩,家之齊也;君臣同遊之盛,朝野纛一之政,國之治也;武

功以勘禍亂,文德以興太平,天下之平也。我祖宗之道,非即帝王之道

乎?六卿分治,庶僚承服,百職舉矣;臺諫以糾正於內,憲司以廉察於

外,紀綱肅矣;車騎服色之有章,宮室器用之有等,制度一矣;學校選

舉之有條,兵刑財賦之有制,庶事康矣。我祖宗之法非帝王之法乎?自

是以來,聖子神孫,善繼善述,不愆不忘,治化之成,蓋遠過於漢、唐、

宋矣。

而聖策復以治效未臻其極,夙夜兢兢,圖光先烈為言者,此陛下聖

不自聖,務欲福躋皇極,化協泰和,超千古而特出,跨百王而獨盛也。

臣愚何足以知之,臣竊以為欲師帝王,先師祖宗。能行祖宗之道,則帝

王之道在是矣。陛下大孝格天,至仁育物,謙恭逮下明智燭徵,日御經

筵講求治理,數召大臣諮詢時政,所以行祖宗之道而守祖宗之法,蓋無

可訾議者。但近歲以來,靈異迭見,水旱相仍,而時雍風動之休未恰。

黎民阻飢,赤子弄兵,而鼓腹擊壤之謠未聞。夷虜跳梁,而軍政未可謂

修;府庫告急,而蓄積未可為富。內外臣工率多因循苟且,取辦簿書,

廉清之節日隳,華麗之風日長,而文武未可謂盡得其人。則聖策所謂行

道守法未盡若古者,臣不敢謂其不然。

顧擷岡說:“顧鼎臣在前一段中評價明朝開國元勳朱元璋的政績時,說得還是比較全面客觀的。他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方面加以分析:朱元璋‘敬天勤民,防非窒慾’,所以‘身之修也’;‘宮房無私愛,左右無偏恩’,所以‘家之齊也’;‘君臣同遊之盛,朝野纛一之政’,所以‘國之治也’;‘武功以勘禍亂,文德以興太平’,所以‘天下之平也’。顧鼎臣說得非常正確,一個帝王,首先要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自身修養很差,家庭也管理不好,怎麼能去治理好國家,平定天下?”

文昌君說:“擷岡老弟說得一點不錯。朱元璋雖然出身貧困農民家庭,少時曾為地主做過放牛牧童,成年後長得姿貌雄傑,奇骨貫頂,聰明英武,志向遠大,人莫能及。因父母、長兄相繼死於災荒,貧不能葬,生活無依靠,遂入鳳陽縣皇覺寺為僧,雲遊四方。元朝綱紀不振,政治腐敗,群雄四起,天下大亂,他投入農民起義軍。起始僅為一個‘九夫長’小頭目,十五年間,掃滅群雄,推翻元朝,一統天下;在位期間,治理朱家皇朝,政績卓著。”

顧擷岡說:“朱元璋所以能從一個牧童、僧人,成為功勳卓著的一代傑出帝王,究其個人原因,主要是他能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具有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他採納隱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取集慶為基地,龍蟠虎踞,依此兵臨四方。在戰場上他指揮若定,運籌帷幄,而且身先士卒,嚴明軍紀,嚴禁燒殺搶掠。他靈活運用分化瓦解和軍事打擊二手策略,先平定東南,再揮師北伐。他的北伐戰略是先攻取山東,破元軍屏障,旋即佔領河南,斷其羽翼;然後拔潼關固守,再進兵大都;既克大都,再席捲山西、陝西,終於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大明帝國。朱元璋知人善任,倡節儉,勤政務,好讀書,喜史書,不崇尚鬼神。綜觀其一生,其雄才大略,武攻文治,可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相媲美。朱元璋所以能夠成功,實屬必然。”

文昌君說:“顧鼎臣在後一段中,先對弘治皇的政績大加讚揚,說陛下‘大孝格天,至仁育物’、‘日御經筵講求治理,數召大臣諮詢時政’。然後客觀地指出了當前的水旱災情、民情民憤和臣工狀況:‘靈異迭見,水旱相仍’、乃至‘黎民阻飢,赤子弄兵’,而那些‘內外臣工率多因循苟且’、‘謙清之風日隳,華麗之風日長,而文武未可謂盡得其人’。顧鼎臣敢於直言不諱,抨擊時弊,為民請命,直抒己見,其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