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飛龍輕功,夜虎,犇命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真別說,別看李正武的身體不太好了,說話也有些含糊不清,但他對武林掌故的瞭解還真的很全面也很細緻。他幾乎都不用回憶,一下子就把知道的幾家教練過輕功的門派說了出來。

只不過他也明確地告訴眾人,這三家裡面,有真功夫的只有一家,其他兩家只不過是打著輕功的幌子收徒弟騙點學費而已。那些被騙的徒弟們能練練腿腳是真的,但真功夫一個也練不出來。至於那位有真功夫的,正是之前王海應老爺子提過的叫齊飛龍的人。

不過李正武明確告訴眾人,“飛龍”兩個字是那個輕功門派的名字,那個門派練的輕功就叫做飛龍輕功。而那個被王海應叫成了齊飛龍的人,真正的名字叫齊雲明,倒是有個江湖渾號叫飛龍大俠。據說祖上是清朝六扇門裡的人,專事捕盜抓賊的世家。

因為李正武口齒不清,他還用顫抖的手直接把齊雲明的名字,地址全給眾人寫了出來。擔心眾人有所疏漏,李正武還給眾人講了一些他知道的武林門派收徒的規矩。據他講,只要提前知道了武林門派收徒的規矩,齊雲明就算想隱瞞他的飛賊徒弟也不可能了。

“您怎麼覺得一定是齊雲明的徒弟是飛賊?”陳長庚聽到李正武的判斷,小小的吃了一驚。

“嘿嘿,原來他們門派練功夫為了啥?為了當公人(古代警察)!現在什麼社會了?就是有了這功夫也當不了公人吶?幹別的他那一身功夫又用不上,稍不留神就得當了飛賊!除非這個賊不是本地人,是外來的!”李正武雖然口齒不清,但卻說的言之鑿鑿。

聽到李正武這樣說,陳長庚和國勇超、種緯兩人交換了一下眼神。確實,之前專案組根據發案情況,就判斷這兩個飛賊是本地人作案的可能性較大。否則,也不會那麼熟悉四合院的結構,對那麼多京城四合院居住區實施了入室盜竊。現在按照李正武的判斷,這個齊雲明的徒弟可就是重點調查物件了。

據李正武講,類似於齊雲明這種專練一門功夫的武林門派傳承比較特殊。一般一個師父可以收很多徒弟,但這些徒弟就是師父用來收學費養家的徒弟,也就有個師徒的名份而已,恐怕師父連人名都記不住。往往教這些徒弟的人也是師父的指定的幾個弟子,這些所謂的徒弟平常連師父的面往往都見不著。

還有一類地位較高的就是記名弟子。這類徒弟往往資質較好,或者家境較好,得到了師父的首肯,磕了頭也遞了拜師帖,算是入了門牆的徒弟。將來出去的時候,遇上點大事小情可以拿著師父的名剌混,遇事也可以報師父的名字。這樣武林同道大多會顧忌門派的面子,最起碼不會讓對方太為難。但即使是這種入了門牆的徒弟,也仍然未必是師父的親傳,很可能依然是由地位較高的師兄們教的。

只有那些天資確實極為出眾,師父也最為看中,最為放心的一類人,才能得到師父的真傳。而在這些親傳弟子中,師傅還會選擇出幾個最頂尖的人才,作為入室弟子給自己的門派頂門立戶。這些弟子往往會被師父象對待兒女那樣對待,師父從別處收來的錢財和各類資源,除了一部分供自己使用之外,很大一部分會用在這些入室弟子的身上。

如果師父沒兒子,這些徒弟就會被賦予一個“兒徒”的身份,將來要為師父頂喪架靈。如果師父的子侄輩不肖,這些弟子也有可能被師父委以整個門派傳承的大任,繼承衣缽。

而這樣的入室弟子,一個師父一輩子頂多教個三五個。一是因為好資質肯下功夫的人本來就不多;二是師父一輩子總共能斂多少財?這種高階的弟子培養一個需要的人力和財力也是很大的,任哪個門派也培養不了幾個。除非那種財力雄厚,傳承數百年的大門派,否則入室弟子的數量是絕不可能多的。

而且武林傳承中,父一輩子一輩傳承的情況雖然也不少見,但往往頂門立戶的人最後都會變成外姓人。這是因為凡是名門大派傳承到一定程度,其子侄輩往往吃不得苦,受不了罪,門派往往會在這些不爭氣的後輩們手中衰落。另一種情況就是人之常情了,父傳子的情況下,當爹的往往狠不下心來教,也狠不下心來打。所以即便自己的兒子孫子享受著最好的財力物力供應,往往最後也學不出來。

這就像很多體操運動員一樣,這些孩子大多出身貧寒家庭,小時候六七歲的時候就被送到體操隊去訓練了。而且他們的訓練都不讓孩子的父母看,因為訓練實在太苦了,教練的訓練也實在太殘忍。可往往就是這種近乎是沒有人性的殘忍,卻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運動員。

傳統武術傳承在這點上和體操運動真的有點類似,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