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下村疏散,夜虎,犇命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好意思,讓大家久等,剛剛碼完這一章。年前家裡事情多,諸事繁雜,勞大家久等了!
————————————————————————————
“買煤?買了多少煤?”袁團長對後勤軍官不經請求就動用預備金的事情並沒有什麼責備的話。在他看來,能把事情幹好是後勤部門的職責所在,要是屁大點的事情都要請示彙報,那樣的部隊也別想有戰鬥力。
“按照現在咱們三千人左右的用量,吃飯喝水,連帶算上簡單洗洗什麼的,大約買的煤夠用兩個禮拜的吧!”後勤軍官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那夠幹什麼的?明天再去買點,錢不夠從團部請款!”袁團長沒嫌後勤軍官自作主張的買了煤,反倒認為買得太少。“這點煤夠幹什麼的?未雨綢繆懂不懂?你們後勤部門的就得把戰士們都照顧好了,現在咱們這兒三千人吶!人吃馬喂的可不是小數,稍有點問題還怎麼抗洪?你這事兒就不用我操心了吧?回頭團部會跟上面打報告的,錢不夠不用你操心!”
“那,團長,咱買多少?”後勤軍官猶豫了一下問道。
“買多少?”袁團長也被這個問題給卡住了,他想了想,忽然回過頭來問張-工程師道:“張-工,您看今年這抗洪什麼形勢?我們準備多長時間的燃料才夠?”
“哦,咱們現在的時間是六月底,雨季怎麼的還有兩個月,至少得準備一個月的煤吧!這煤也不能存在低處,只能存在大堤上,估計也存不了太多。”張-工程師估算了一下道。
“先準備兩個月的吧!”袁團長想了想道:“料敵從寬,準備多一點的好。就把煤存在大堤上,下面用沙袋墊起來,別讓雨水打溼了。網”
後勤部門的軍官聽到了袁團長的命令,下去執行去了。不過袁團長卻不知道,他現在釋出的一個自以為簡單的命令,為後來受災群眾留下了多大的一筆保命的重要物資。
第二天一早,地方政-府派來疏散當地村民的聯絡人員到了。這些人大多是當地鄉鎮的政-府工作人員,他們每兩三人一組,各自負責不同的片區。他們非常熟悉各自片區的村官和村幹部,他們將帶領戰士們下到各村,挨家挨戶動員村民暫時搬遷到其他地方去。
對於離開的村民,他們可以選擇投親靠友,也可以住到政-府協調的臨時安置地。不過政府協調下來的臨時安置地都是當地已經停課的小學或者中學,也就算是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有乾淨的上下水而已。
不過這也算是不錯了,至少比現在露宿在大堤上抗洪救災的戰士們要強得多,不至於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甚至有條件的話,還能在臨時住的校舍裡掛上個防蚊蠅的蚊帳和門簾,讓自己的這個夏天過得舒服一些。
當然要說住的條件,這些臨時安置點也只是把課桌椅拼一拼勉強可以睡下的地方。要說什麼隱私舒適之類,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至於吃,那也只有上面發下來的一部分救濟口糧。要想吃得好,還是得自己想辦法。
不過在這個時間段,除非你家裡有足夠的積儲,否則光憑花錢去買,任你多有財力和本事也難以辦到。現在一些小地方的物資供應已經明顯緊張起來了,要想買到新鮮和足夠的疏散和肉食,都需要到一些大城市,臨近高速或者鐵路站場的大型批發市場去。小地方道路積水嚴重,車輛駛入都很困難。
之前李老二李老闆在肉價上刁難部隊的戰士們,也有這方面的原因。閘道器鍵是他手裡渠道、有貨源、也有車輛運輸,老百姓想憑著自己的能力跑出幾十裡地買東西,卻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可對於農村百姓來講,哪怕大水淹了自家的地,甚至堵到了自家的村口,但有一線之機,他們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小家遠走。
所謂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自己家裡生活條件再差,那也比搬去安置點裡吃睡都不安穩的強。再者,自己家的自留地雖然淹了。但這個季節,地裡的菜也好,糧也好,加上自己存的糧食,好歹弄弄就是一頓飯。總好過去到那些安置點裡,連鍋灶都不是自己的,什麼都要和人家合用才行的地方要強得多。
還有些人,尤其是一些農村的老人,更是本著破家值萬貫的思想。只要家裡的房子還在,還沒被大水淹得住不下人,他就會選擇一直堅守下去。哪怕家裡的房子的房基被多日的降雨泡的搖搖欲墜,但只要房子還沒倒,他們就還會一直守在那裡。
不瞭解農村情況的人恐怕會笑話他們狹隘,但只有真正熟悉了農村情況,瞭解這些老人心理的人,才會知道他們為什麼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