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封堵決口,夜虎,犇命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決口位置上拉起棕繩的同時,戰士們已經開始沿著沱江大堤的內外兩側打樁了。網為了能夠把樁打進大堤以後更結實,戰士們不得不在腰間繫上安全繩,由岸上的戰友掌握著,然後下到不斷湧起的沱江洪峰裡邊,把尖頭木樁或四米長的鋼管樁釘進大堤的深處。
尖頭木樁的長度不夠,打進大堤的深度也就不夠深,相應的能承受的力量也有限,因此只能在大堤水淺處打。打這種樁,更多的是為了讓戰士們能一點點的深入沱江大堤水深的地方借力,好把更長更結實的鋼管樁釘進大堤裡去。
鋼管樁一根四米長,看起來夠長了,但對於需要釘進大堤七八米,個別地方甚至十米以上的深度要求,這點長度根本不夠。戰士們不得在在把第一根樁打下去後,再用扣件把另一根樁連線上,然後接著往下打。
在水裡打樁可不是件輕鬆的事情,首先人站在起伏不止的沱江洪水裡,保持住身體平衡就要浪費不少的體力。然後還需要一人穩定住鋼管,然後一人再保持身體平衡的同時,再一錘錘地把樁打一去。每打一根樁,掄錘的人都要歇上幾次,甚至要和扶樁的人互換一下才能完成。
有的運氣差的,還沒打幾下鋼管便突然滑進了大堤水下的淤泥中不見了。沒辦法,只好再拿一根鋼管繼續打。說不定還沒打幾下,又因為沒站穩打空了,不是大錘差點脫手,就是人掉進了滔滔的沱江洪水中。
在岸上戰友的幫助下,掉進水的人再爬起來,站在齊腰深的洪水中再繼續往下打。等人累得實在不行了,便爬上岸去,換體力好的人繼續幹。就這樣不眠不休,不敢有一絲一刻的停歇,大家都拼了命了!
現在不拼命也不行了,誰也不敢賭大堤的決口會不會擴大,新堤到底能撐多少時間。網老一輩留下了人民子弟兵這個光榮的稱謂,讓戰士們始終都記著自己來自人民,需要為人民服務。如果在這個關鍵時刻不能合龍決口,那還算什麼人民子弟兵?國家和人民養軍隊又有什麼用?
不但封堵決口的戰士們在拼命,另一邊加固加厚新堤的戰士們也在拼命。大家已經顧不上休息,完全是一路小跑著把裝著各種材料的沙袋往新堤的堤壩上壘,沒有一個人敢懈怠。
有不少體力差一些的,或者之前生過病的戰士,扛著沙袋跑著跑著就倒了下去。醫護兵和當地的百姓趕緊衝上來把人架下去,或者灌水,或者緊急搶救。其他的戰士即便看到了,也跟沒看到一樣繼續著自己的工作。
大家都在拼,都在用自己的健康和一股不服輸的精神撐著,與這個無情的賊老天抗爭著。在這個時候,誰也不願意裝慫包軟蛋,否則的話將來你還怎麼在部隊混下去。
可有些人的體力和身體承受能力確實是比較差的,只不過幾個小時下來,抗洪大堤上已經抬下去了十幾個人。大部分是民兵和預備役的人,畢竟他們的訓練強度和身體素質沒法和特警團的兵們相提並論,出現暈厥和傷病也不稀奇。
正是由於這些人的體力儲備差,耐受力差,所以出現體力耗盡的情況來得也比較早,對身體的傷害程度反倒不是多麼嚴重。往往抬下去休息一會,喝點水吃點東西就能爬起來。只是接下來不能幹什麼重活兒累活兒,要當做半個傷號看待了。
倒是特警團的兵,有幾個受戰友們的抗洪熱情感染,明明身體已經出出了不適還在大堤上硬挺著,就怕給自己的連隊丟人,給自己丟人。等真的扛不住的時候,往往扛著沙袋或者石頭一頭就栽到了,不是被扛的重物弄傷自己,就是摔得滾下大堤,傷得不輕。
個別最嚴重的,甚至出現了心臟驟停的情況,弄得急救經驗不夠豐富的醫護兵手忙腳亂的忙著搶救。最後還是團部聯絡地方調來的救護車,把人送去醫院搶救。
可即便是這樣,大堤上的搶險工作也一刻不敢停歇,大家依舊在努力的和沱江洪峰搶著時間。只是團部也很快下達了命令,讓各連各排的軍官和骨幹們注意安全,對那些平時體力差的,之前身體有病的戰士要加以照顧,不要讓他們過分勞累,免得將來一旦出了事情,還需要有人來照顧他們。
命令是如此,但三千多人奮戰的大堤上,還是不時有人累得支援不住倒了下來。只不過由於事先有了提醒和準備,倒下來的人情況都尚可,沒有出現大的病患。受傷發病的人員數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沒有對搶險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
三個多小時後,就在新堤在沱江洪峰中搖搖欲墜的時候,缺口的沱江大堤兩側打進大堤裡的加固樁數量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腳手架結構,已經可以往大堤決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